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37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9月19日

【做法展示】
岳西做强高山蔬菜产业
今年以来,岳西县多措并举,做大做强高山蔬菜产业。
一是定期在各乡镇举办技术培训班,促进农户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讲诚信”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狠抓宣传推介和市场流通,精心打造“大别山”高山蔬菜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积极开展高山蔬菜农残检测行动,确保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安全。
四是积极引导菜农建立蔬菜专业协会或合作社,降低市场风险,提高高山蔬菜产业组织化程度。
据悉,2015年,岳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13.8万亩,产量14万吨,产值4.7亿元,成为山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动力。下一步,该县还将积极吸引外商资本、民间资本等投资蔬菜产业,为高山蔬菜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亲戚”上门来,干部送关怀
9月3日,县交通局召开扶贫工作队与结对帮扶对象“一对一”帮扶措施恳谈会。
当日上午,来自巍岭乡杨河村的35户贫困户代表乘坐县交通局安排的大巴车到达交通局,该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景彪带领局机关、运管所、县乡所、质监站干部职工迎接来自巍岭乡杨河村的“亲戚”们,对“亲戚”们进行了热情地问候。
会上,交通局16名包保责任人、县扶贫办、部分县内知名企业代表和杨河村35户贫困户代表进行了座谈。杨河村第一书记刘和平介绍了杨河村贫困人口情况,各包保责任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帮扶对象的情况和致贫原因,畅谈了下一步帮扶和脱贫措施。周景彪就交通局对杨河村的帮扶措施和下一步帮扶计划进行了安排。
周景彪说,一切为了脱贫攻坚,一切围绕脱贫攻坚、一切服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要“真扶、扶真,真做、做真,真帮、帮真”,要“一对一”的做好扶贫脱贫工作。在产业发展上要精准,尽快落实一些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的措施,研究出台对杨河村贫困户更多更好的产业发展补助、因学致贫等方面的政策,结合巍岭乡产业发展特色,大力发展养殖业,茶桑业等。
同时,周景彪要求在场的企业代表在企业用工方面能够对贫困家庭予以倾斜照顾。在场的十多家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支持,并决定在以后的招聘用工中优先照顾贫困家庭。
会上,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对交通局的做法表示赞扬。会后,交通局各包保责任人分别带着各自扶贫对象回家吃午饭,与“亲戚”再次“一对一”的交流感情。
当日下午,交通局还组织杨河村全体贫困户代表到响肠镇新浒村参观。代表们参观了该村有机蔬菜、茶叶、鱼塘养殖等产业项目。
白帽镇实施“五位一体”生态养殖扶贫工程
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岳西白帽镇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五位一体”帮扶模式实施生态养殖精准扶贫示范工程。
该镇根据贫困户家庭劳动力条件,在各村发展示范户6户,其中养殖生态土鸡2户,每户200只以上, 养殖山羊2户,每户10只以上,养殖有机黑猪2户,每户5头以上。
该镇建立“政府+帮扶单位+帮扶联系人+银行+市场主体(产业带头人)”五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政府扶持每个示范户2000元、帮扶单位给予扶持1000元、帮扶联系人给予支持500元、岳西县农商银行白帽支行提供3年贴息小额扶贫贷款、合作社(产业带头人)和兽医站、农技站等提供技术、加工和销售服务,通过以上模式支持贫困户通过生态养殖实现精准脱贫。
目前,该镇已确定首批示范户64户,其中养鸡18户,养猪20户,养羊24户,养牛2户。
百名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
九河村位于和平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鹞落坪、青天乡接壤。辖14个村民组,260户,97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378人,特困户38户,124人。
2016年5月28日,九河村结合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开展“百名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的活动,集结村里18名党员,每名党员帮扶2户贫困户,为贫困户理清思路,解决贫困户在脱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为贫困户找到合适的产业并帮助他们拓展销路。
储国太今年54岁,是一个哑巴,家住和平乡九河村蛇形组,贫穷与落后一直困扰着他们家。因为储国太的本人原因,党员程千明主动选择帮扶他们一家。早在去年,程千明就帮助储国太家建造了2亩高标准茶园,预计在明年就可以有很好的收成。在今年又帮助他们家申请光伏发电扶贫,一年能够带来3000元收入。
“这些帮扶措施能够保障他家的基本生活。虽然他年过半百,身患残疾,与他人交流不便,但他是个非常勤快、努力的人,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村里的灾后重建工作,周围的乡亲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高。”程千明说。
同样是程千明帮扶的贫困户程度胜家情况也和储国太家类似。程度胜今年51岁,妻子是个残疾人,身患精神病,孩子今年才从学校毕业,家中因病、因学致贫,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程度胜一人身上。因要照顾患病的妻子,程度胜也不能出去务工,只能在家务农。
去年,九河村“两委”通过危房改造的政策让他们住进了新房,今年又通过扶贫政策,帮助他家种上4亩四季豆,2亩瓜蒌子。程度胜想通过自己养殖山羊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村“两委”就帮助他联系购买山羊幼崽,从多方面帮助他们家实现脱贫致富。
家住金竹组的储再生是党员吴义勇帮扶的贫困户。储再生今年52岁,自身身体状况并不好,常年生病,大女儿在上大学,小女儿在上高中,家人重担压在妻子身上。吴义勇在了解他家的情况之后,就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给他家发放了4000棵茶苗,100只鸡苗。在茶叶成熟之时,将会给他家每年带来3000元的收入。“100只鸡苗也为他家补贴了500斤饲料,这样能保障鸡苗的存活率,从而帮助他家实现脱贫。”吴义勇介绍说。
“根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结合脱贫攻坚作,让党员起先锋模范作用,一对一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带领他们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吴义勇说,“全村实行脱贫工作网格化管理,根据贫困户的需求,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今年村‘两委’向贫困户免费发放了30000棵茶苗,500只鸡苗总价值34000元,并为他们提供种植、养殖技术上的支持,切实帮助贫困户脱贫。”
【典型引路】
肖强:心花为民向阳开
“别看肖书记个头小,其实他的能量很大。我们黄龙村如果没有肖书记,就没有现在的变化。”这是记者日前在岳西县黄尾镇黄龙村采访时听到乡亲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仲秋,走在岳西县黄尾镇深山区的黄龙村水泥路上,只见一盏盏路灯仿佛银色的项链,一块块梯田闪耀金黄的光芒,一幢幢面河而建的小楼房里欢声笑语随着缓缓流水荡漾——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乡村画面。但这一切的变化,和乡亲们前面说的那位个头小、能量大的肖书记是密不可分的。
一心为民的“老好人”
黄龙村乡亲们交口称赞的肖书记不是别人,就是来自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派驻岳西县黄尾镇黄龙村的联络员——肖强,但大家都喜欢“肖书记”“肖书记”的喊他。
“其实我没什么能量,我只有一颗一心为民的心。从2014年11月由公司派驻到黄龙村担任扶贫联络员以来,我的心中只有这些淳朴而勤劳的乡亲。”8月30日,肖强在到黄龙村董畈组吴承伙家走访的路上和记者说,“乡亲们真的很苦,我没有理由不去努力。”
吴承伙,现年57岁,是安庆石化结对帮扶的重点贫困户之一。吴承伙几年前因中风,失去了劳动能力,再加上多年的糖尿病、肺气肿,每月医药费颇高。老伴更是有着严重腰椎间盘突出,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一家人只能靠儿子在外打工养家,2013年小孙女出世后,一家人的生活压力更加明显。
为了帮助吴承伙发展家庭经济,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肖强和村干部一起商议,根据其自身意愿,将家中仅有的3亩水田免费请挖机改建为茶园,并免费提供了6000株茶苗。2015年,肖强为其争取了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安庆石化还赞助了8000元的建设资金,2016年5月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如今已累计发电1000多度。
为了扩大家庭收入,肖强还指导吴承伙在自家茶园里套种玉米,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家庭周边空闲地块播种玉米,再利用玉米等粮食养殖鸡、鸭、猪等家畜。当肖强将吴承伙这通过生态养殖的土鸡、土蛋介绍给单位的同事时,大家纷纷肯定其美味,赞不绝口,肖强因此每次回单位汇报工作或探望家人时都会为同事们稍带些绿色土货。
在闲谈中,吴承伙还告诉记者说:“我家多亏了肖书记,不然我们的低保进不了A类。”原来,在2015年底,村里要进行低保动态调整,而吴承伙的老伴在年初时候也得了中风,长期卧床休息。肖强了解实际情况后,如实地向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反映吴承伙家的困难。“我只是说了实话而已。”对此,肖强觉得是应该做的。但是,吴承伙为此还是颤抖地伸出手紧紧抓住肖强的手臂,声音哽咽地告诉肖强:“谢谢你,肖书记,你真是我们的大贵人啊,帮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
“我们的肖书记,是位一心为民的‘老好人’。在安庆石化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中,像吴承伙家这样的的贫困户,还有不少,他们的生活状况一直牵挂着我们肖书记的心。他每个月都翻山越岭,入户走访了解乡亲们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村副主任汪义松说,“他虽是来村里挂职的干部,但他在群众中间一点都不摆谱,把所有乡亲都当自家人一样对待。每到一户人家,也从不嫌他们家脏,直接在阴暗的房间里和老百姓座谈,有时甚至还直奔猪圈、羊圈,询问乡亲们的家庭养殖情况。”
2016年春末夏初,黄龙村村民们纷纷在积极筹集通组路硬化自筹款。当肖强得知安庆石化结对贫困户,村民项性初无力缴纳自筹款时,及时向结对部门安庆石化组织部反映情况。“让我感动的是,组织部董钊部长带头,各科室的负责人都伸出了爱心之手。”肖强说,“当我从董部长手里接过爱心款时,我感受到了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肯定,也坚定了要在这有限的3年挂职时间里为黄龙村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精力。”
当肖强气喘吁吁地登上项性初家的土坡,将来自安庆石化的爱心捐款1500元递给项性初,老实淳朴的老项激动地话都说不出来了,眼里闪着亮晶晶的泪花。“那次去老项家,最让我佩服肖书记的是,在那1500元的爱心款中,还有肖书记他自己悄悄塞进去的300元钱。”汪义松告诉记者,“有这样的爱民的书记,我们黄龙村实实在在地有福了。”
传经送宝的“联络员”
黄龙村位于岳西县黄尾镇的东北部,距六潜高速黄尾出口7公里,东与头陀镇梓树村相接,南与严家村相接,西与黄尾村相接,北与霍山县磨子潭镇东流河村交界,由原吴冲、黄龙两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按良田折算后)926亩(其中水田820亩,旱地106亩),山场面积17721亩。全村平坦地带所占比列不大,处处沟壑纵横。
枫树组距离黄龙村部有近3公里的崎岖山路,骑车绕行大概有5公里。2014年春天,该村民小组的汪祖贻、汪长安、汪祖强三户贫困户想学习该村项冲组村民汪长勤来发展埋地香菇产业。但由于技术和资金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2014年11月,肖强刚刚到黄龙村挂职,他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将汪长勤和汪祖贻、汪长安、汪祖强4人找到一起,和他们交流座谈,宣传政府有关的产业扶植政策,并从市场信息方面肯定了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组团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同时积极向村扶贫互助社推荐,帮助他们四户从村扶贫互助社各借出扶贫互助资金10000元,解决项目启动资金难题,助力他们进一步发展埋地香菇。
2015年,汪祖贻、汪长安、汪祖强三户在汪长勤的指导下,均制作埋地香菇的菌棒10000多支,4户还合力建起了保鲜冷藏室。在2015年末统计时,每户家庭仅埋地香菇一项产业收入均突破50000元,除却成本和向村里借来的扶贫互助资金,每户家庭结余20000余元。汪祖贻、汪长安、汪祖强三个贫困户因此一举摘下了贫困帽,大家在产业发展的路上也越走越宽。
“前些年我没有勇气加大埋地香菇产业的发展,主要是自己的精力和资金有限。这两年几位乡亲在村里帮助下要和我一起发展埋地香菇,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抱团合作可以减少市场风险。”日前,汪长勤在家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解决菌棒原料和生态环境矛盾,肖书记和村干部们帮忙想办法,多次帮忙联系林业站,确定了利用竹园间的杂树枝作为菌棒原料,避免采伐其他树木造成的生态破坏,同时也有利于竹园的快速健康生长。”
“这几天,肖书记和我们探讨起菌棒废料的再利用问题,我觉得很有启发,我想进一步钻研埋地香菇的培植技术,和大家一起探索相关产业的深入发展,努力让更多的乡亲实现共同富裕。”汪长勤继续说。
据悉,黄龙村全村17个村民组270户1126人,在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含五保户)108户,贫困人口达316人,青壮劳动力基本都在外地务工,留下的大多是老幼妇孺。全村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在各级政府和安庆石化的大力帮扶下,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村乡和群众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贫困户(不含五保户)13户,贫困人口37人,今年(2016年)将可以实现全部脱贫。
农副产品的“销售员”
黄龙村的茶叶、茭白、土鸡、有机黑猪、山羊等特色产业近几年得到很好发展,农副产品资源因此非常丰富。“如何将村里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推销出去或者介绍给石化职工呢?让身处黄龙谷的黄龙村绿色农产品为石化职工的健康加油,为石化家属的幸福加油呢?”2015年春,在村挂职不到半年的肖强提出了自己思考。
“我们肖书记是想到什么立即就干什么。2015年夏天,村里和安庆石化之间签订了农产品供应协议,村里的绿色农产品通过六潜高速顺利搭上了进城的‘顺风车’。”黄龙村后备干部林君说,“2年来,肖书记帮我们销售了土鸡蛋、小河鱼、大别山黄牛、豪猪、土黑猪、岳西翠兰、有机大米等10多个品种的来自黄龙村的绿色农产品,为10余家农户带来了近20万元的销售额。2016年的春节,在肖书记帮忙下,我们还销售了1500斤的瓜蒌,直接为村集体公司创收近3万元。”
“肖书记,太谢谢你了!”2015年腊月二十五,安庆石化定点帮扶的瓦屋组贫困户汪祖发接过一叠厚厚的人民币7500元时,高兴地对肖强说。这是什么情况呢?原来在数天前,家庭贫困的汪祖发期待将家里圈养的两头黑猪卖了过年,可是原先预定的客户有变,汪祖发一下子为自己辛苦养了一年的两头黑猪的销路问题而犯愁。
“这些吃蔬菜、玉米的黑猪,为何不介绍给我们安庆石化的职工?”肖强在得知汪祖发这一困难后,立即向安庆石化寻求支援。经过迅速联系,很快,汪祖发的定点帮扶干部——安庆石化科发部的柯小明告诉肖强一个喜讯,他们科发部将包下一头猪。接着,安庆石化党委宣传部又传来喜讯,他们也可以买下一头猪。很快,两头黑猪的销售都解决了。汪祖发一家笑逐颜开。
“如果不是肖书记和安庆石化的家人帮忙,我全家都不知道我去年那个年将会是怎么过来的。要知道杀猪那天,可是在下着鹅毛大雪啊!”日前,记者在黄龙村瓦屋组采访时遇见汪祖发,说起肖强帮他卖猪的事,他心里还溢满深深的感激。
“我们4点起床,14点扛猪肉上车时,积雪已经是十几公分了。原本是20分钟的就可以上高速的路程,结果在车辆不停打滑的情况下,大家前扫积雪后推车,足足工作了近4个小时,才将车辆送到安全地带。”
回想起那次杀猪、送猪、卖猪的经历,和肖强一起亲身经历整个事件的林君至今还是有些后怕。
听着大家的描述,记者可以感受到在漫天飞雪中,肖强如何和大家一起踏上那段充满焦急、紧张、喜悦的行程。
乡村规划的“工程师”
肖强今年40岁,在安庆石化任党委宣传部的宣传教育主管师。
2014年11月6日,工作经验丰富的肖强被公司派驻到岳西县黄尾镇黄龙村担任扶贫联络员。经过一周时间的走访了解后,肖强心中开始酝酿如何对乡村进行规划。“既然组织派我们来帮扶,那么我们就得要为村、为群众做出点实事,怎么做?出路在哪里?”肖强同扶贫工作队、村班子成员也开始了思考。
交通是制约任何地方深入发展的瓶颈。走在崎岖、颠簸的小路上,肖强通过和村民们聊天拉家长,感觉到村民们对于如何改善交通问题的关注。村内原来的沙石路极窄难行,很多地方只能过一辆车,有些土路没法走,有的地方甚至都没有砂石路,只有弯曲的羊肠小道。经过一个月的走访,肖强一上来就抓住了村民最迫切的需求,“要致富,先修路!”
肖强下定决心啃下交通这块 “硬骨头”。他向当地政府部门汇报,积极向安庆石化寻求支援。在争取到安庆石化30余万元资金后,立即开始建设黄龙村2015年一号工程——修建1.25公里的枫树组通组水泥路。2015年9月1日,该公路正式全面贯通,沿线村民烟花礼炮齐鸣,共同祝贺黄龙村第一条通组水泥路的竣工。“这里以前都是土路,一下雨不易走,又很窄,就一米,有车都没法开。”望着门前3.5米宽、18公分厚的水泥路,沿线村民汪先锋高兴地说,“以前运茭白,都要人力一袋一袋背下山,修好了路就能直接开车拉了,真是为我们做了件大好事。”
“今年,我们还将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近7公里的道路硬化将彻底改变黄龙村的交通落后状况。”肖强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光修路,财富还是不会上门的,还得要有相应的产业支撑。“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黄龙村虽然底子薄,基础差,但是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肖强说,“我们有独特的黄龙谷天然河谷,谷内奇石林立、河水清澈,适合进一步开发。”
为了全面了解黄龙谷情况,肖强多次同汪义松一起披荆斩棘,实地勘察河谷。蚂蝗、毛毛虫、茅草、荆棘等多次考验着他的毅力,但不服输的他,即使是遇到身困悬崖的危险时候,也是勇敢面对。正是如此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源,肖强和团队提出了以岳西彩虹瀑布景区为依托,围绕黄龙河,发挥“产业+旅游”的双核动力作用,按照“以产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产业”的思路,打造“百亩果蔬飘香、黄龙茶香留客、生态黄龙如画”的发展格局。
随着100亩的水蜜桃、200亩的高标准茶园、100KV的光伏电站的新建,随着“黄龙谷”美丽乡村的建设,黄龙村的发展出现了新机。“我们安庆石化今年还投资50万元,支援光伏电站,新建一座农产品包装车间。”肖强说,“这样,我们的茶叶、果蔬产业链就可以延长,就有了良好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打下坚实基础,铺好路。”
“我们的肖书记对黄龙有着浓厚的感情。”村支书汪前进说,“在黄龙谷中心村庄绿化美化过程中,他还自费选购了樱花、银杏、红枫、丁香、紫薇等名贵苗木,栽种在中心村庄大道沿线。”
现在黄尾镇在打造“鲜花小镇”,肖强觉得这是村一次难得机会。“我们要摸索适宜黄龙村的经典色,经典树,经典花,打造特色乡村旅游。”肖强期待着明年的春天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居委)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