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岳西网
        要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岳西新闻 >> 要闻 >> 正文

        【网络中国节·重阳】郭远启:一腔英雄血,卸甲归园田


        郭远启

        郭远启,92岁。1951年,家家户户团圆庆春节的时候,22岁的他主动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大年初七,他辞别老母,甚至都没来得及亲戚和朋友说一声,就匆忙踏上了军旅之路。在北京部队分编分营后,就跟着老兵边学习边上战场。这一上,就是无数次生与死的瞬间。

        1953年7月,抗美援朝胜利结束,郭远启随部队回到河北石家庄余新庄。1954年,参加国庆天安门受阅部队,获三等功勋章。1957年,郭远启响应政策,光荣退伍了,当时被安排在北京钢厂工作,但因念及家中母亲年迈,遂坚定的要求回乡。

        主动请缨赴朝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这首耳熟能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响起,郭远启眼中就会饱含热泪,歌声仿佛将他带回抗美援朝的那段岁月。

        谈起当年为什么去抗美援朝,郭远启话夹子仿佛就打开了。他说抗美援朝都是自愿报的名,那时候村里带头动员,没人愿意去。那可是打仗啊,哪有愿意去的啊,一去就可能回不来了。当时的工作组组长来开展征兵工作,郭远启还记得那几天连着都下大雪,天寒地冻的,接连开了几天会,但还是没有一个报名,大家都沉默不语。后来,他依着墙根,牙根一咬说:“我去参加,写上我名字吧。”

        郭远启第一个报名后,村民杨显文、黄德运、汤存理跟着报名,也一同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郭远启的旧物件

        炮火洗礼铸峥嵘

        什么让人快速成长?那一定是战场。22岁年轻的郭远启亲身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满目疮痍使他迅速成长,褪去稚嫩,积极投入到战斗中。

        战斗间隙时,他还会主动修整大家住的帐篷。每天最好的就是有干得开裂的馒头吃,偶尔一个鸡蛋或土豆大家都像“金元宝”一样收着。大冬天喝口热水都是无比奢侈,几乎都是冰和雪。经常一场战役中,两三天都吃不上东西。
         

        那时候中国军队武器还是比较落后的,没法跟美国先进军队比。郭远启记得当时在战壕里大家都说,美国有原子弹,但我们有手榴弹,我们打我们的,我们部队离家近,机动比他强,我们一定能胜利。战士们这个倒下那个上,大家都将生死置之度外。郭远启说自己是在被一颗子弹贯穿左大腿后,被战友抢下前线的。九死一生的战场,郭远启不愿意再多回忆,只有身上处处可见的疤痕,无声铭记着主人那段流血牺牲的光荣岁月。

        卸甲归田看今朝

        1957年,郭远启退伍后回到家乡,因不想给组织添麻烦就婉言辞去了民警职务,选择和以前一样继续侍弄一亩三分田。如今,92岁高龄的郭远启还是坚持自己动手,将小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

        “以前是茅草屋,现在是大高楼;以前是水当油,现在油当水。从前回家都是羊肠小路,下雨出行就是一身泥,现在新修的高速,又快又气派。”郭远启激动地说,他觉得自己真的太幸运了,能活着见到现在这样美好的幸福生活。
         

        郭远启在翻看照片

        郭远启一直过着极为平凡而朴素的生活,他把那段写满光荣和心酸的过往悄悄隐藏,他时刻不忘教育子孙们,要铭记历史,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快要忘了。但我们不能忘,永远不能!隐藏在真实岁月中的点点滴滴,是经历战争风雨后对和平、对国家昌盛富强的渴望,那是郭老心中一段惊世传奇,更是我们应该要铭记的民族丰碑。

              岳西网凡注明"来源岳西网"的所有作品和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岳西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

        信息录入:储海霞    责任编辑:王云峰 储海霞
        文章关键词: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岳西网公众号二维码

          岳西网公众号

        • 岳西发布公众号二维码

          岳西发布公众号

        岳西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编辑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