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节刚过,家住安徽省岳西县河图村的刘月红就来到附近的农家乐打工。 “去年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农家乐餐厅服务员的技能培训,学到了许多餐厅服务技能。到家附近的农家乐打工,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感谢政府的民生工程好政策,让我免费学到一技之长,我家脱贫有指望啦!”刘月红感慨地说。 刘月红是岳西县推行就业扶贫专项工程的众多受益群众之一。 岳西县是安徽省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纯山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区”于一体的县,全县辖6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8%。 2016年以来,岳西县从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这一根本问题入手,在精准“识贫”的基础上,积极推出就业培训教技能、转移就业促脱贫、创业带动帮脱贫、公益安置保脱贫等一系列就业扶贫攻坚举措,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积极成效。 政策宣传“无盲区” 2016年9月,岳西县开展贫困家庭调查摸底工作,将所得数据全部录入信息系统。 “在准确掌握全县未就业且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我们推出了系统性、长效性的就业扶贫政策,并按普查需求制订了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岳西县人社局局长徐双礼介绍。 为了让群众能及时、详细、准确地了解就业扶贫政策,岳西县运用黄梅戏、三句半、快板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方式,宣传就业扶贫政策,让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岳西县还精心制作了政策动画宣传片,生动详细地讲解各项扶持政策。同时,在微信平台上开展政策有奖问答,吸引更多人关注岳西县就业扶贫政策。 “为防止宣传工作‘一阵风’,我局在2016年年初就制定了年度宣传计划,抽调专人专门负责全年政策宣传工作,建立了全时段、全区域、全覆盖的宣传机制。”徐双礼说。 为方便群众随时随地了解就业脱贫政策,岳西县人社局在各类媒体上开辟就业脱贫专栏,24小时不间断地播放政策宣传片,公布政策文件;主动与各乡镇联系,在各村村务公开栏、宣传栏,乡村道路上张贴政策宣传单、悬挂宣传横幅,做到就业扶贫宣传“无盲区、无盲点”。 技能培训“有人气” 2016年11月23日清早,一群人就来到皖嫂家政服务公司门口,排队报名参加月嫂培训。 “如今月嫂好就业,待遇好。现在报名参加培训,能拿证还不用自己交学费,太好了。”天堂镇余安村的吴端荣说。 2016年,天堂镇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切实解决农村贫困妇女劳动力就业难问题,集中举办月嫂培训班,聘请资深月嫂培训专家全方位授课,参训对象为100名各村、社区经过摸底申报的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劳动力。 “我们于2016年初印发了《劳务扶贫工程实施细则》,并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针对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企业招收贫困劳动力等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情况给予补助。”天堂镇镇长王朝阳介绍。截至目前,该镇已发放培训补贴16.93万元,惠及贫困户105户、256人。 据了解,2016年岳西县组织2627人参加了就业扶贫民生工程就业技能培训,拨付补贴资金142.36万元,培训合格率达100%。他们还创新培训方式,采取“互联网+就业技能培训”方式,借助微信群、QQ群、远程操作等方式在线指导学员,建立线上线下培训的服务模式,方便参训学员学习技能。 “我去年参加完汽车维修工培训就领到了1300元的培训补贴。既学到了技能还能享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不愧是老百姓的民生工程。”来榜镇清潭村的王业明说。 开拓岗位“接地气” 岳西县是大别山区唯一的纯山区县。为了有效推进就业扶贫,岳西县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积极拓展岗位渠道,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6年以来,岳西县人社局举办了“就业脱贫服务月劳动对接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等多场大型专场招聘,帮助贫困劳动力与工作岗位对接。他们还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规划在65个贫困村打造219个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基地,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树立品牌,通过发掘农耕文化打造农业旅游项目,建立就业脱贫的长效机制。 为充分发挥电商在拓市场、扩内需、促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岳西县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和农村淘宝站点。目前,岳西县已建立了涵盖24个乡镇的67个村级淘宝站,发展各类电子商务企业1000多家,网上创业2000余人,带动5000余人从事相关产业。 “我县劳动力资源分散,手工业者比例较高。因此,我们积极探索居家就业的新路径,深受贫困群众的欢迎。”岳西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余刘刚介绍。目前岳西县已经培育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83家,带动居家就业1800余人。他们还对居家从事种养业的贫困劳动者提供专业技术上门指导服务,确定帮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开展精准帮扶,开创稳定的居家就业良好局面。(王宝杰 胡熠)——(中国劳动保障报20170307期 第A2版:综合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