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岳西县莲云乡莲塘村槐树组的贫困户余方运,前几年一直在建筑工地打工,但因为身体原因,不再适合在工地上班。回乡后经过帮扶干部王光明联系,于2016年底获得扶贫小额信贷财政贴息贷款3万元,购买了一辆4轮双排座农用车。“去年腊月开始下乡卖蔬菜水果,除去成本和油费,每天净赚100多元,仅一个腊月就增收近3000元。”说起去年底生意起步时的情况,余方运高兴的说。
尝到甜头的余方运并没有满足当前现状,在帮扶干部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在县城开了一家蔬菜水果批发部,目前生意已进入正轨。谈到下一步的计划,余方运说,待销路打开之后,准备聘请一两个家庭困难的人来帮忙,在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适当帮助一下别人。
“多亏了扶贫小额贷款,让我家有了现在的改变。”余方运说。
该县温泉镇莲花村贫困户胡六一也是扶贫小额信贷收益者。两个孩子就学是导致他贫困的主要原因。老胡做事勤快、脑子灵活,发展生产意愿强烈,但是一直愁于没有启动资金。2016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宣传和指导下,利用扶贫小额贷款3.5万元,引进湖羊20余只、生猪60余头,依靠自身努力,加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技术、销路等方面支持,实现年增收达8万元。
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评级授信额度内为其发放“免抵押、免担保”贷款。政府通过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降低信贷风险,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支持,促使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帮助其尽快脱贫致富。
记者在岳西县扶贫办了解到,该县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多举措帮助贫困户筹措发展资金,采取一站式服务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做到精准放贷、便捷放贷、应贷尽贷,使贫困户产业发展在短时间内得到资金保障。截至目前,该县已发放小额信贷8940户1.704亿元,贷款户数和规模全省领先。
“我县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四个工作法’,将金融扶贫做法与精准扶贫要求有机结合,实现了由政府‘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取得了扶贫产业发展壮大、贫困农户持续增收的良好效果。”岳西县扶贫办主任杨效东说,下一步我县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结合“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工作,鼓励贫困户利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实现“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撬动产业发展的引擎,调动发展产业热情,聚合产业扶贫的效益,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对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