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种了10亩茭白,天气原因减了产,仍能纯赚1万多元,不会拖后腿,肯定能脱贫! ”日前,岳西县黄尾镇门楼村贫困户宛茂岚拍着胸脯对扶贫工作队长吴乾峰说。
岳西县的田地多处于高寒山区,种植水稻产量低,综合效益低。为帮助贫困群众提高种植效益,岳西县从组织、政策、资金上予以保障和扶持,并将茭白产业发展列入乡镇经济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引导乡镇加快发展。对特困户、贫困户、一般户新发展茭白种植的,该县按亩进行补助。2016年,全县茭白种植面积达5.7万亩,产值2.3亿元,其中有1.65万户贫困户种植茭白,户均增收5800元。许多贫困户盖起了“茭白楼”。茭白致富成为全国产业扶贫经典案例。
岳西县坚持把特色产业扶贫作为核心举措,突出资源优势,因人因户因村帮扶,每个贫困户有2项以上“长短结合”的稳定增收项目,每个贫困村有2个以上特色产业基地,贫困户特色产业收入达到脱贫总收入的50%以上。为弥补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岳西县对已发展相关产业的贫困户,每年每户给予2000元以内的资金奖补,自2015年以来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9800多万元。
岳西县头陀镇梓树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村1900名村民中有917人是贫困人口。如何帮助群众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脱贫方式? 2014年,到村挂职的扶贫干部郭逢春发现梓树村日照时间长,建光伏发电站条件好。2015年,在上级的项目支持下,一座投资120万元的150kW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现在,这座电站每年给村集体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5万元。不仅如此,村里又帮助每个贫困户建起一座3kW的光伏电站。如今,贫困群众不仅可以收割庄稼,还可以靠“收割阳光”实现脱贫目标。
和梓树村一样,岳西县在全国首创PPP模式运作光伏扶贫项目,1个贫困户建一个3kW的光伏电站,只需自筹8000元,政府扶持16000元,每年可增收3000元左右。目前,全县182个行政村均建起一座100kW的光伏电站,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0万元,11402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3000元,群众高兴地打趣道:“只要有太阳照,不怕没有钞。 ”“光伏扶贫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好项目,可以让贫困户在以后的25年里每年稳定收入3000多块钱。 ”岳西县扶贫办主任杨效东说。
·新闻延伸·
合力推进 帮助岳西率先脱贫
至2016年底,安庆市有248个贫困村、26.7万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安庆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全力攻坚克难。
在产业扶贫方面,安庆市出台财政支持政策,上半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9.8亿元,惠及贫困户5.3万户。在健康扶贫方面,认真落实“351”和“180”政策,累计补偿贫困患者32万人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6%。在易地搬迁方面,共开工建设集中安置点181个,今年已完成安置10667人。在教育扶贫方面,实现了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资助全覆盖。
为确保岳西县今年实现率先脱贫摘帽,安庆进一步将帮扶任务分解到市直158个企事业单位,形成合力推进的强大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