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岳西脱贫攻坚专题首页 >媒体关注
         

        安徽日报:扶贫夜校,点亮脱贫“指路灯”

        作者:胡劲松 胡戴平  来源:  时间:2018-04-09 16:56:16  查看:
        “刚才大伙都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觉得说的太好了。今后我还要教育儿孙不要因为贫困就‘等靠要’。虽然我得了重病、经济困难,但是看到孩子们坚持奋斗、自强不息,心里格外高兴!”3月30日晚上8点多,记者来到岳西县和平乡和平村时,看到满头白发的朱华楷老人正在和大伙交流脱贫心得。
          
          老人话音刚落,现场50多位村民和干部自发鼓起了掌。朱华楷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参加的是村里新一期的“扶贫夜校”。自2017年以来,这样的夜校每月都办一次,参加的贫困群众也越来越多。当天晚上,4位扶贫工作队队员宣讲了扶贫政策,然后与大家讨论心得,回答各种疑问。
          
          2014年,朱华楷患上胃癌,每年治疗需要大笔费用。当地党委、政府为他家落实了扶贫主导产业,并安排了光伏发电、健康脱贫等扶持措施。朱华楷一家并没有因此产生依赖思想,而是自力更生渡难关。朱华楷每天坚持制作、销售豆腐;儿子办起了茶厂,搞茯苓加工、跑运输等;媳妇做好家庭的贤内助;孙子也努力学习,想考大学……
          
          据当晚扶贫夜校的主讲人、岳西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林仁寅向记者介绍,2017年初,该县开始在各乡镇、村开办扶贫夜校。夜校主要是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态度消极、缺少办法等现象,专门向群众讲政策、传技术、鼓干劲,解疑释惑。夜校不仅请致富带头人及脱贫户现身说法,还现场与贫困户互动、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与需求。每村分片举办,每月一次。
          
          “治穷要先治愚,扶贫一定要先扶志。扶贫夜校就是要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意愿和能力,从根本上提升脱贫的效率和效力。扶贫夜校就是借鉴党在群众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向贫困群众传播脱贫知识、宣传脱贫政策,提高他们的脱贫信心。 ”当晚扶贫夜校的另一位宣讲人、和平乡中心学校副校长储昭南告诉记者。
          
          岳西县扶贫办主任杨效东介绍说,全县办扶贫夜校目前已开2000多场次,3万余人次参与。扶贫夜校点亮了脱贫的“指路灯”,使更多干部更加深入了解了基层情况,增进了对贫困户的感情,提高了基层工作的能力,巩固了脱贫攻坚的成果。下一步,岳西全县即将通过国家验收实现整体脱贫,但该县扶贫夜校还将继续保留,成为联系群众、教育群众的一个重要平台。(安徽日报记者 胡劲松 岳西网特约记者 胡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安徽日报农村版:岳西黄尾镇探索“党建+旅游+扶贫”为困难群众打造旅游“金饭碗”
          安徽经济网:黄长水:情注“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