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岳西脱贫攻坚专题首页 >媒体关注
         

        中安在线:岳西66岁贫困户汪从炯脱贫记:生姜开出致富花

        作者:  来源:岳西网  时间:2018-09-15 13:01:23  查看: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白帽镇双畈村是安庆市岳西县生姜种植的主产区之一,这里种植生姜历史悠久、技术娴熟,种出的生姜产量高、成本低、销量好。近年来,双畈村村两委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生姜产业,带领贫困户撬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66岁的老大爷汪从炯是其中最有名的代表。

        今年66岁的汪从炯老大爷,年纪老,但是干劲一点都不老。8月22日,当记者见到汪从炯时,他还在田里除草、施肥。

        据汪老介绍,上世纪80年代,自己做些药材生意,有一次在店前镇某村收药材,当地一个老百姓告诉他,你收一年的药材,可能都比不上我几亩生姜收入高。这让汪老很惊讶,小小生姜竟有这么高的价值。

        “通过多方打听,学习生姜种植销售技术,从药材生意转入了这个行当,我也成了双畈村发展生姜产业的第一人。”汪从炯说。

        截止目前,种了十五年,汪从炯种植面积已有50亩,前几年有一年行情好,毛收入近百万元,平时最少也有小几十万的收入。

        生姜赚钱,可它却是个技术活,汪从炯总结生姜种植有“三大难”。一是兴种难,生姜受灾害和天气影响大;二是储藏难,储藏不好容易腐烂;三是销售难,生姜不易卖出好价钱,要讲究时间点,错峰销售。

        总结了经验,克服了困难,汪从炯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好多村民都亲切的喊他“汪师傅”,他毫不吝啬自己的技术,致富的同时不忘帮相邻,除了直接带动几户贫困户合伙种生姜,还间接传授技术带动其他人种上了生姜。

        “前些天还有太湖、潜山等地的种植户邀请我去帮忙看看,这几年前后也有上百人来我这参观考察。”汪从炯说。

        这十几年来,汪从炯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双畈村生姜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双畈村贫困村“摘帽”,生姜产业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据介绍,去年,双畈村的生姜种植面积有750亩,产量在400万斤以上,产值达1200多万元。目前全村通过种植生姜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就有20多户,全村有近70%的农户或多或少都种植一些。今年该村两委筹划成立了"山连山”生姜合作社合作社,做出自己的生姜品牌,并为姜农统一采购种子、肥料等,统一销售,以此降低姜农的生产成本,提高生姜的效益,让优势产业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记者 朱赟 程暑炜)

        来源: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8/08/24/007945754.shtml?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来源:http://bjwgjh.com/html/news/sh/waixuan/2018/08/351096.html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人民网:岳西河图:党建带扶贫,合力拔“穷根”
          安庆日报:岳西:退宅还耕让群众尝甜头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