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11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2016年3月11日
【省市动态】
省农发行到岳西调研扶贫攻坚
暨小城镇建设工作
3月4日至6日,省农发行行长周桂娟一行到岳西调研扶贫攻坚暨小城镇建设工作。副市长董磊,市农发行行长朱军,县领导江春生、余巧萍、方国安、刘永林、县政府党组成员桂爱生、县政府办主任余飞等陪同调研或出席座谈会。
5日至6日,周桂娟一行先后深入毛尖山乡、店前镇、黄尾镇,实地考察板舍村易地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建设,店前河综合整治项目和黄尾风情小镇建设,详细了解岳西县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情况。
座谈会上,江春生介绍了岳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周桂娟对岳西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十二五”以来,岳西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精准扶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岳西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在谋划项目、争取资金方面取得实效。“十三五”期间,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岳西要抢抓政策机遇,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和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精心编制项目,精准对接。
周桂娟表示将从三个方面对岳西予以大力支持,一是创新金融工作模式,从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壮大着手,助推特色产业大发展。二是加大对大别山水源头保护区域综合治理项目的支持力度。三是精准对接、投贷结合,着力扶持旅游特色小城镇建设。
陈冰冰来岳西指导美丽乡村建设
暨脱贫工作
3月6日,市委副书记陈冰冰到岳西县主簿、姚河、巍岭等乡镇调研指导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县长江春生陪同。
在主簿镇,陈冰冰察看了大歇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点,听取了大歇村负责同志关于中心村建设情况汇报。陈冰冰指出,建设美丽乡村,要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大歇特色,要注重合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注重合理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变乡村资源为资产。
在姚河乡,陈冰冰察看了姚河小街、梯岭旗杆2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并认真听取了姚河乡负责同志关于乡情乡貌及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汇报。陈冰冰对姚河乡做好结合文章,创新载体服务群众,宣传推介姚河茶叶,培育乡村旅游潜在客户的特色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一直以来,姚河乡乡村干部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特色产业稳步提升,美丽乡村亮点纷呈,群众幸福感、成就感与日俱增。乡村干部要继续发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从严治党、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做实、做细,力争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在巍岭乡,陈冰冰深入到夹河村美丽乡村彭屋中心村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询问村集体经济发展及中心村建设等情况,并到杨河村村级集体光伏电站建设场地实地察看了电站建设情况。陈冰冰要求,乡村干部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管好、用好农村集体资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宋圣军主持召开对口帮扶
岳西脱贫工作推进会
3月8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宋圣军主持召开对口帮扶岳西县脱贫工作推进会。副市长范先汉出席会议,市委办等41家对口帮扶单位参加会议。
宋圣军指出,推进岳西脱贫攻坚,是岳西县和各对口帮扶单位的共同责任、共同任务。当前,帮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帮扶单位、牵头单位、岳西县必须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帮扶工作。
宋圣军要求,对口帮扶要体现精准制导,重点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两个方面,有的放矢开展精准帮扶,做到“全覆盖、全脱贫”。通过市县两级联动发力,帮扶单位共同努力,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确保岳西县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大头落地”,明年在全市率先申请脱贫验收。
会上,岳西县汇报了全县脱贫攻坚情况,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就脱贫攻坚有关政策及帮扶单位职责作了说明。
【工作动态】
江春生到田头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3月10日,县长江春生到田头乡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并主持召开县直单位帮扶田头乡座谈会,为该乡脱贫攻坚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县直相关单位、县内部分企业、田头乡及各村负责人陪同调研或出席座谈会。
江春生一行先后深入田头村、土库村、上畈村、柳畈村,了解各村贫困人口的数量、致贫原因以及帮扶措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走访慰问了结对贫困户蒋同安、陈衍生等困难群众,与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家庭收入、产业发展情况,为他们理清脱贫思路。
座谈会上,田头乡及各村汇报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及下一步安排情况,县直相关单位汇报了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帮扶工作计划,相关企业介绍了企业情况及适合田头乡发展的项目,表达了与田头乡合作的意愿。
江春生指出,要实施精准扶贫脱贫,确保今年完成脱贫攻坚主攻任务。力量聚焦要精准,主攻力量要聚焦到人均年收入低于2900元以下的贫困户,全面消除D类危房,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超过5万元;基本情况要精准,要全面摸清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要精准,要根据每户的基本情况,制定帮扶政策,做到一户一策,打好“组合拳”,帮助贫困户增收。要做到“四结合”,确保贫困户真脱贫,能致富。解放思想与真抓实干相结合,创新思路,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寻找好的方法和措施,实实在在地落实好光伏发电、易地搬迁、产业发展等扶贫措施;基础坚实与各级扶持相结合,扶贫脱贫的基础在乡村、在干部,要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群众脱贫,带动群众发展;能人带动与自我发展相结合,大力培植本土能人大户,先行示范,引领群众自我发展。长期规划与短期谋划相结合,选准选稳产业,长短结合,发展传统产业与产业转型兼顾,带动群众致富,巩固脱贫成果。要严格把握政策,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做到“三个防止”,防止因搬迁增加新的债务,防止搬新房不拆旧房,防止搬富不搬穷,确保贫困人口能搬出,住得下,能脱贫。要加大帮扶力度,合力攻坚。乡镇要加大与县直单位的对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帮扶单位要集中人员、力量、资源,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如期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
扶贫促发展司空展新颜
——岳西县教育局帮扶司空村纪实
岳西县店前镇司空村位于佛教名山司空山脚下,距县城73公里,全村552户2353人。自2014年县委、县政府确定由县教育局帮扶该村以来,局领导班子严格按照帮扶工作要求,积极协调配合村“两委”制订“扶贫计划”并帮助实施,助力司空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产业脱贫
司空村耕地较少,但山场资源丰富,县教育局帮扶工作组通过深入调研,建议村“两委”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脱贫路子。
近年来,该村积极发展茶产业,引进岳西县天赋科技有限公司流转茶园和山场1000余亩,发展司空禅茶,打造观光茶园,实现了公司和农户双赢。此外,该村引导种植大户在果粮间作的基础上发展生姜100亩,改造茶园250亩。村委副主任程贤初、竹林组程志明带头种植生姜,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祠堂组程卫国、程家广、程家中,狮形程达明、大堂程家寿等是茶叶发展大户,年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发展养殖业,贫困户新增养牛20头,新增养羊80只,切实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使农民尝到了发展产业的甜头。农家乐原有1户,今年新增1户,还有2户正在筹建。发展电子商务村级淘宝店1家,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人,实现劳务收入2000万元。
整合扶贫资金,夯实发展基础
一年来,司空山村在县教育局支持帮助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发展环境日益优化。目前修建防火带5公里,投入4万元,新建垃圾池46个,争取发改委资金10万元,拓宽复兴组道路1.7公里,通过“一事一议”投资16.8万元,新修余畈组道路600米,宽3.5米。积极实施“6.17”洪灾水毁工程恢复建设,已完成水毁路坝、河坝约1000个立方米,堰3000米、维修桥两座,总投资40万元。投入5万元,种植桂花3万株、三桠8000株、紫玉兰4000株,使中心村庄增添了新景观。
该村利用县教育局选派专项资金5万元,合股新建茶园40亩,为村集体增加了经济收入。教育局向司空村捐赠帮扶资金2.9万元,捐赠价值2.2万元的会议桌椅、3台办公电脑。联系民革扬州广陵支部到村结对帮扶司空小学,目前已资助3万元,建设学校门前道路硬化及防护栏。联系爱心企业为司空村安装路灯108盏,改善了村容村貌。
县经科委“四大帮扶”措施助推精准扶贫
一、认真研究,出台帮扶措施
经科委经党组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出台“四大帮扶”措施。
(一)教育帮扶。一是思想帮扶。通过谈心交朋友,让贫困户消除“等、靠、要”的思想,要靠自己的行动,通过发展产业来摘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二是贫困户家庭成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工作,取得一项技能且获得国家和省、市、县政府部门认定的证书,每人补助1000元。三是贫困户的子女考取大学的,每个大学生奖励1000元。
(二)项目帮扶。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殖业,每户达到2亩以上的,奖励1000元;支持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养猪2头以上,羊10只以上,家禽100只以上,奖励1000元。
(三)就业帮扶。一是贫困户有富余劳动力,愿意到企业工作的,安排到县内工业企业就业。二是在外务工且有相对稳定工作的,给予一定差旅费补助,省内县外每人每年补助500元,省外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
(四)保障帮扶。一是对危房改造户每户补助1000元。二是贫困户生大病,按县大病医疗救助标准享受救助的,年终凭村、乡(镇)证明,每人补助1000元。
二、精心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
1月30日,县经科委班子成员带领干部职工到温泉镇西营村开展扶贫慰问活动。
经科委一行听取了西营村两委关于近期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重点了解了“三清”工作完成情况的汇报,并就帮扶西营村脱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送上扶贫慰问金10000元,重点贫困户慰问金3000元,且每位干部职工均自拿200-300元给各结对贫困户表示慰问祝福。
会后,干部职工分别走访慰问了各自结对的贫困户。
2月5日,经科委部分职工到石关乡东冲村开展春节前送温暖活动。他们每到一户询问家庭基本情况、全年收入、帮助理清脱贫思路、帮助提供致富信息、宣传经科委研究出台的帮扶措施,鼓励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取收入,选对脱贫路子,获取帮扶支持。活动共送去扶贫慰问金3000元和结对干部捐赠贫困户资金2600元。
三、严格要求、强化工作纪律
经科委要求全体干部深入农户,了解家庭状况,核算收入来源,找准贫困原因,选准脱贫路子。要求结对干部跟踪服务,直至结对对象完全脱贫。同时严格工作纪律,轻车简从,不接受吃请。每个干部至少撰写一篇帮扶日志交办公室统一上报。
四、跟踪服务、落实帮扶措施
帮扶措施出台后,要求结对干部广泛宣传帮扶政策,跟踪问效,建立结对贫困户档案,逐步兑现帮扶措施。目前,经科委干部纷纷行动,帮助结对户出谋划策,找准脱贫路子,落实帮扶措施,一场脱贫攻坚决战正在打响。
菖蒲抢栽春茶壮大发展茶产业
3月3日夜,随着第一批茶苗抵达菖蒲镇菖蒲村瓦屋组,该镇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高标准茶叶基地正式拉开栽插序幕。
3月4日一大早,一场淅沥沥的春雨刚停,菖蒲村瓦屋组茶农互相邀约,肩挑背扛将昨夜分发的茶苗纷纷运到自家已经整地好的稻田里,抢在新春好时节栽下第一茬新茶。
近年来,该镇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先地位,以贫困户为核心,以做大做强致富产业为支撑,紧扣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活动为主题,扩大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一批的覆盖面,继续做大茶叶资源总量,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茶叶示范区为契机,加速茶产业的发展壮大。目前该镇茶叶面积已达到17万多亩,可采摘面积14000亩,年产干茶460多吨,茶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工作交流】
宿州市政协来岳考察脱贫攻坚工作
3月11日,宿州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胜华率考察组来岳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县政协副主席程学明陪同。
考察组一行来到响肠镇新浒村,实地了解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并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
考察组对岳西脱贫攻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表示要在脱贫工作上进一步加强与岳西的沟通交流,并将岳西扶贫工作经验带回宿州,结合宿州实际,深入学习,借鉴推广。
光伏扶贫让贫困户有了“阳光收入”
3月4日,岳西县头陀镇梓树村第一书记郭逢春指着梓树村村级光伏电站高兴地对记者说,去年7月份岳西县首家光伏扶贫发电站头陀镇梓树村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截止2016年3月1日,头陀镇梓树村光伏电站发电量达10.5万度,为这个过去村集体经济为零的村子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0.5万元。
头陀镇梓树村位于岳西县北部边陲。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梓树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村子共有25个村民组,1900名村民,贫困户达到280户,917人。如何脱贫?怎样脱贫?梓树村第一书记郭逢春心里盘算着。
郭逢春对记者说:“梓树村山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少;留守儿童、老人多,青壮年劳力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梓树村没有任何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我们发现梓树村日照时间长,建光伏发电站条件好。”
2015年岳西县头陀镇梓树村光伏发电扶贫集体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正式启动,2015年5月平整山场,7月,一座投资120万的150KW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这也是岳西县首家扶贫光伏发电站。2015年6月,梓树村光伏发电扶贫集体式光伏发电项目二期正式启动,2015年12月份并网发电。截止2016年3月1日,头陀镇梓树村光伏电站发电量达10.5万度,为这个过去村集体经济为零的村子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0.5万元。
“村集体富裕了,普通老百姓腰包里却没有鼓起来,这不是我们脱贫致富所期望的。”郭逢春说,经过研究,村里决定对280户贫困户进行帮扶,制定了一对一的帮扶计划,并将其中一些贫困户列为第一批光伏扶贫对象。
郭逢春告诉记者,村民家里安装1个3kW的光伏发电系统,村民需要自筹8000元,政府扶持16000元,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这套系统使用期为25年,“钱景”可观。然而,动员大会结束后,却没有几个村民支持。由于光伏发电是新生事物,村民们怕自己投资的8000元钱打了水漂。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疑虑,村里前后多次上门宣传,并选了17户村民代表前往六安参观户用光伏电站。参观结束后,村民们都很震撼。回到梓树村,这17户村民代表自发的帮助村里进行宣传。
目前,梓树村户用3.12KW光伏电站128户,组件已安装完成118户,其中,已有70户并网发电。今年4月份,所有的电网改造结束后,其它农户都将并网发电。
郭逢春笑着对记者说,今年岳西县有4000多个指标,梓树村也将再落实一批。
【媒体聚焦】
安庆日报3月10日A02版报道:
冶溪扎实推进七大产业脱贫
“今年的全镇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报告里提到把脱贫攻坚当作今年的首要工程,我们感觉到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肩上压力沉甸甸的,但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也有信心让我们村所有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如期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冶溪镇白沙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方少春满有信心地说。
冶溪镇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448户6962人,建档贫困村4个,通过精准摸底、精准帮扶,2014年脱贫482户1674人,2015年脱贫781户2739人,现仍有1185户2549人是脱贫攻坚的主对象,其中101户168人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该镇在日前召开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今年的首要工程,决定2016年全镇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率先实现全镇整体脱贫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脱贫攻坚的目标,该镇因户制宜,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茶叶、蔬菜、林药、养殖、劳务、电商、光伏”等七大产业脱贫,对未脱贫户逐户建立脱贫攻坚专门台账,实行一户一档案,分户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和脱贫时限;扎实推进“道路通达、农村电力和通讯保障、农田水利和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农村社会保障”等七大工程脱贫,切实提高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光伏脱贫,实现贫困村集体光伏电站全覆盖、242户贫困户光伏发电项目,其中特困户光伏电站全覆盖;扎实推进政策兜底扶贫,提高低保线,实现低保线、贫困线“两线合一”。
“我村将通过种养大户带动的方式,让每一个贫困户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的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发展至少一个特色产业,同时以‘家庭农场+贫困户’和‘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确保让贫困户受益、有效增加收入。同时我村2016年将发展一至两个产业项目,实现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力争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冶溪镇白沙村党支部书记姜超说。
冶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德全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技术指导、小额信贷等,对未脱贫户逐户确定发展项目,实现每村有一个以上致富主导产业,每户实施一个以上致富产业项目。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扶持谁’,落实了‘谁来扶’,制定了‘怎么扶’,为了确保‘扶’出实效,我们近期将召开全镇脱贫攻坚动员大会,进行总动员、总部署,层层落实责任,确保率先实现2016年全镇整体脱贫的目标。”(胡兴南陈庆鹏)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送:各村、社居委
印260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