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庆9月11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近日,由安庆市委宣传部、岳西县委宣传部组织二十余家媒体走进岳西县,实地了解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据数据资料,2014年岳西县建档立卡贫困村65个,贫困户36367户110473人,贫困发生率29.7%;2014、2015年分别脱贫27034、32891人,2016年脱贫30614人、出列56个贫困村,2016年贫困人口减少至6928户1666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48%。
一个产业的引入 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
在岳西县五河镇百步村思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工人每年可生产木耳菌棒300万棒。该公司主要产品为桑枝木耳,利用春、夏季桑园所伐废弃树干或枝条经一整套工艺加工生产而成。据百步村第一书记周辉介绍,桑枝食用菌产业是中石化集团对促进岳西特色产业发展、倾力扶贫工作重大举措之一,通过“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模式带贫困户实现增收,镇党委政府已将桑枝食用菌(木耳)列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之一。

工人采摘菌棒上的木耳
根据桑枝木耳生产特点,由公司统一制棒、接种,按成本价给贫困户管理收获,公司再按保底价回收产品,若市场价高于保底价,其高出部分仍按公司40%、农户60%分红。其间公司统一技术培训与指导,少量用具材料统一配置,贫困户只需离水源较近、总面积600平方米的场地和1个劳力即可,基本没有风险。购买菌棒的资金通过小额信贷、产业发展资金和少量自筹等途径解决。按照每个贫困户管理1万棒计算,成本投入大约为2.3万元,保守产值不低于4.9万元。按照公司目前的产能,可以带动250个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2.5万元左右。2016年12月首批生产制作10万多菌棒,2017年4月进入大棚,7月底采摘完毕,合计采摘干耳七千多斤。
在五河镇叶河村,最值得一提的是该村的构树扶贫产业。据了解,叶河村构树扶贫发展得最早、最全面,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15年,叶河村被国务院扶贫办确立为全国构树扶贫监测点。叶河村境内拥有一家集构树组培、育苗、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安徽中科安岳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该公司的技术优势及示范带领作用,叶河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构树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和133户贫困户入股投资建设。推动构树扶贫在本村的发展,强力实施构树生态种养殖业综合发展项目。项目符合带领贫困户脱贫攻坚政策要求,将所有贫困户联合在一起,形成团体力量,抵御应对市场风险,促进形成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2015年,叶河村被国务院扶贫办确立为全国构树扶贫监测点

构树生态黑猪,构树饲料可以饲养牛、羊、猪、鸡等畜禽类,成本与质量都由于传统饲料
自2014年以来,叶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县检察院和五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产业园内有本村120户村民上班,其中贫困户72户,月工资收入2400元左右。据叶河村第一书记黄从中介绍,叶河村利用安徽中科安岳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叶河村构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2017年将实现贫困户增收1000元/户,帮助一户又一户的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一间扶贫工厂 实现“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
在岳西县菖蒲镇岩河村交帮华达扶贫工厂,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手中的一道道工序。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针对广大留守妇女等贫困人员不宜外出、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实际情况,村扶贫工作队加强与安庆市华达制衣公司、岳西县天鹅集团的沟通协商,在村内兴办扶贫工厂。6月上旬,在天鹅集团和县交通局的帮助下,天鹅集团岩河扶贫工厂、交帮华达岩河扶贫工厂先后挂牌成立,对愿意从事服装、被褥加工的贫困人口开展培训,无条件吸纳适宜贫困人口就业,优先吸纳岩河村村民就业,计件发放工资。目前,提供就业岗位62个,吸纳49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员26人,带动贫困户每月增收400元以上。

岳西县菖蒲镇岩河村交帮华达扶贫工厂
岳西县海创饰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以树脂饰品配件与钮扣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目前用工人数52人,其中吸纳周边贫困户11户、21人;其中少数民族3人。总经理王泽汉告诉记者,贫困户人均工资达到3000元/月以上,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
近年来,安庆岳西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核心举措,突出资源优势,因人因户因村产业帮扶,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强化有力支撑。 岳西县坚持特色产业化扶贫,以茶叶、蚕桑、蔬菜、林药、养殖、构树、旅游、劳务、电商、光伏“十大产业扶贫”为抓手,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实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每个贫困户有2项以上“长短结合”的稳定增收项目,每个贫困村有2个以上特色产业基地,贫困户特色产业收入达到脱贫总收入的50%以上。加大产业奖补力度,对已发展相关产业的贫困户,每年对每户给予2000元以内的资金奖补,2015年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510万元,2016年产业奖补资金4122万元,今年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11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