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金寨县花石乡黄堰村60岁村民周其国今年春节告别了土坯房,住上70多平方米的楼房。 “政府发放的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宅基地改革等补贴就超过了13万元。搬新家不仅没花钱,还小 ‘赚’一笔! ”周其国近日兴奋地告诉记者。老周算的“幸福账”,得益于金寨县近年来强力推进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017年以来,金寨县依托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这一平台,成功交易了4个批次10857亩宅基地腾退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成交金额近50亿元。交易扣除成本后的净收益全部反哺农村发展,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该县已有2.09万户、7.57万人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其中贫困户和移民户占75%以上。金寨县去年脱贫超过8000户2.7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首次降到个位数,实现了“一年宅改、万户脱贫”。 作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金寨县于2015年3月开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6年9月又新增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征地制度改革两项试点任务。该县先后出台了入市管理、征收管理等15个配套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增值收益。 2017年初,金寨县将宅基地整治节余的1000余亩建设用地指标公开挂牌转让,成为安徽省实行重点贫困县(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内流转使用政策以来的首笔交易。同年7月,该县全军乡熊家河村19.55亩土地在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挂牌入市,出让用途为商业,出让年限40年,每亩成交单价达20.05万元,土地入市后获得的收益主要用于脱贫攻坚等工作。这是安徽省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