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来到位于六安金安区木厂镇姜圩村村企合建的果蔬大棚里,在这儿遇到了正在采摘扁豆的农民高家英。
高家英是姜圩村姜圩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姜圩村和安徽春泉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村企合作后,她不仅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由村里和公司组建的合作社,还在社里打起了工。
“我老公去世得早,家里的十几亩地以前都是我一个人种,非常辛苦,孩子又在上学,顾不过来。自从村企合作以后,地都流转到合作社啦!”高家英告诉笔者,现如今,除了土地流转金以外,她在合作社打工一个月还有两千块的工资,收入比以前高多了。
木厂镇姜圩村距离六安市区25公里,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但由于以往土地利用率不高,导致经济效益低下。2014年起,木厂镇、姜圩村两级和安徽春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村+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即村民以土地入股、春泉公司以资金和管理入股、姜圩村以固定资产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建立了以种植有机蔬菜、无污染水果为主,占地100亩的“菜园地”,450平米集体经济综合楼和3000平米大型晾晒场。
通过入股分红,2016年底,姜圩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突破,并在近几年保持持续增长。“2016年,姜圩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大关,2017年达到了15万元,今年我们积极兴建占地2000亩的农业示范园,预计年底产值将突破20万元。”木厂镇党委委员、联村干部张梦影介绍,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惠及全村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