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岳西脱贫攻坚专题首页 >工作简报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27期

        作者:岳攻办  来源:  时间:2016-06-30 17:03:38  查看: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27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6月24日

        扶贫理论

        扶贫要在“准”“实”“细”“严”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扶贫开发关键是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苦干实干加巧干,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扶贫开发关键是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苦干实干加巧干,确保到2020年全面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强烈的政治意识、精准意识、责任意识和攻坚精神、创新精神、担当精神,在求准、求实、求细、求严上狠下功夫,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准”字上狠下功夫

        进一步提高扶贫对象识别精准度。 “精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是找准对象、找对穷根、明确靶向的关键举措,也是把宝贵的扶贫资源用在刀刃上的重要基础。

        2014年,安徽全面开展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共识别出3000个贫困村、188万户贫困户、484万贫困人口。

        2015年,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对不实的数据进行了“清洗”。今年又开展了建档立卡“核查月”活动,对扶贫对象进行严查实核。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扶贫对象的精准度明显提高,实现了从“基本精准”到“比较精准”。由于扶贫对象是动态的,这项工作还在不断完善,以确保扶贫对象从“比较精准”到“更加精准”。

        进一步提高脱贫时限精准度。扶贫攻坚必须严格把握时间节点,必须确保全省三年集中攻坚啃下硬骨头、五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因此,必须将“县摘帽、村出列、人脱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对表,认真算账,作出规划,做到每年退出多少要心中有数。脱贫攻坚要对形势充分估计、准确判断、精准算账,按照“不层层加码、不层层提速”的原则,进一步提高脱贫时限的精准度。去年以来,全省各市县在编制“四项清单”(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清单)的基础上制定了脱贫滚动计划,目前正倒排工期,抓紧施工,强力推进。

        进一步提高脱贫成效精准度。精准扶贫是手段,精准脱贫是目的。贫困人口脱贫的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如果把扶贫标准与脱贫标准等同起来,只看收入一项,工作大而化之,必然影响脱贫成效。因此,在精准上下功夫,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杜绝数字脱贫、“被脱贫”。严把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实行逐县、逐村、逐户销号。同时,加强对脱贫成效的社会监督,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确保脱贫工作绩效真实可信。

        在“实”字上狠下功夫

        政策举措要实。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只有坚持有的放矢,才能制定科学的政策,并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根据中央“五个一批”工程的要求,安徽出台了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各地结合实际,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推进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脱贫、生态保护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工程,探索了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项目推进要实。扶贫工作要坚持工程化、项目化,把推进“十大工程”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工程的实施要选准主攻方向,强化项目带动,创新工作方法,坚持典型示范和现场推动,抓好工程调度,扎实有效推进。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应把握好“五大关键”(人、地、房、钱、稳),落实好“四大任务”(规划、方案、平台、政策),做到严格标准、守住底线、稳步实施;如危房改造、教育扶贫等工作,要找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尽快让贫困户享受补贴政策。

        资金投入要实。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省和重点市、县每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部分的20%以上、非重点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部分的10%以上用于脱贫攻坚,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今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要抓住政策机遇,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捆绑集中使用。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脱贫攻坚。

        帮扶工作要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派驻扶贫工作队,是中央、国务院为精准扶贫作出的一项制度设计。目前,安徽省、市、县三级参与包村帮扶的单位达到了5002个,工作队员达到10392人。驻村帮扶干部身处脱贫攻坚第一线、服务贫困群众最前沿,在管理上须强化和规范,杜绝“走读式”“挂名式”帮扶,真正做到驻得住、扎得下、干得实。

        在“细”字上狠下功夫

        基础工作要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越是时间紧迫、任务重,越要谋定而后动。扶贫开发的基础工作是挂图作战、依单推进、按册帮扶。工作做细就是要:图上清晰标出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进出动态等重要信息;“四项清单”编制得详实明白;扶贫手册至少做到“六有”,即有户主姓名照片、有家庭基本情况、有致贫原因、有帮扶举措、有帮扶联系人、有帮扶记录。

        脱贫措施要细。把脱贫政策、项目和资金落实到村到户到人,需要在“细”上做文章,变“政府配菜”为“群众点菜”。安徽出台扶贫攻坚“1+20”配套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一些地市作了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和项目清单,如安庆市将脱贫措施细化为21个具体项目、72项具体措施,亳州市细化为19大类23项72条,黄山市《脱贫攻坚扶持政策工具箱》把脱贫政策梳理为10大类、若干小类等。这些做法,为实施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宣传要细。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因此,要把各项扶贫政策宣传到每一个贫困农户家庭,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记得住的方式进行宣传,让政策进村入户,让贫困户看得见、看得懂、用得上,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今年全省统一印发了《脱贫攻坚操作规程》和《脱贫攻坚政策问答》,形成“脱贫攻坚政策明白纸”,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政策宣传还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报道脱贫攻坚实践经验和先进典型,以营造氛围,坚定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心。

        在“严”字上狠下功夫

        资金管理要严。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因此,要严格资金监管,建立健全覆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等各环节、全方位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资金审核管理,严格实行资金审计,确保资金公开透明、严格规范使用。对扶贫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贪污、侵占、挪用等行为“零容忍”,凡是敢向扶贫资金伸手的必须严肃查处。加快建立脱贫资金保障平台,详细跟踪扶贫开发各项资金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可追溯、可查询、见实效。

        工作责任要严。脱贫攻坚实质上是一场责任仗。只有责任到位,才能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工作;只有责任明确,才能做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全省已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

        督查考核要严。督查考核是推动任务落地的重要一环。切实把督查考核摆在突出位置,才能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充分体现扶贫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对扶贫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对未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对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责任追究,以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确保各级各部门一以贯之抓扶贫、真刀真枪促脱贫。(作者: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刘永春)

        做法展示

        县发改委奋力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5月30日,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期工作简报专题报道了《岳西县“四个到位”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工作经验。6月2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东明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大扶贫工程项目,工作成效十分明显。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统一部署,县发改委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履职,不断创新,多措并举,奋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强化组织领导,定期专题研究帮扶工作。县发改委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一把手”帮扶制度,明确分管负责人和联络员,明确结对帮扶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班子成员每年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驻村蹲点,进行调研指导,定期召开帮扶专题会议研究“双包”工作。

        结对共建,城乡基层党建活力不断增强。每季度定期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与联系乡镇、帮扶村密切联系,共同分析帮扶乡镇、村的贫困现状、资源优势、脱贫措施,共商脱贫对策。结对共建以来,结对共建工作成效日益凸显,坚持抓互动、促共赢的结对共建长效机制,形成以城带乡、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格局。

        凝心聚力,重大扶贫工程项目亮点纷呈。根据国家、省、市、县统一工作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全县各有关部门、乡镇的共同努力下,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大扶贫工程项目,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工作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省市县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并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岳西县光伏扶贫工程是全国首个采用PPP模式运作的光伏扶贫项目,全国首个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采购的光伏扶贫项目,全国首个公开采购的大规模光伏扶贫项目,将为后期安徽省乃至全国其他光伏扶贫工程规范市场运作,创新运营体制,推进精准扶贫提供了示范。

        发挥优势,创新推进精准帮扶。充分发挥单位自身优势,沟通协调各有关单位、社会各界帮助帮扶乡镇、帮扶村争取项目资金。县发改委创新安排了2016年度脱贫攻坚结对帮扶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并设立资金专户,研究制定印发了奖补资金管理具体细则。同时印制了《县发改委脱贫攻坚干部包户明白纸》,单位全体结对帮扶包保干部职工每人一份,进一步明确了查清结对帮扶户家庭状况、家庭收入、脱贫措施、完善扶贫手册及注意事项等工作要求,努力实现科学扶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倾情山村为脱贫 热心帮扶见实效

        ---县广电发展中心帮扶冶溪镇白沙村纪实

        岳西县冶溪镇白沙村2014年前是全县的软弱涣散村,村党组织服务意识差、群众收入低、百姓意见大,为彻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该镇从实际出发,及时彻底整顿村班子建设,同时县广播电影电视发展中心中心选派一名党员干部任白沙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并于2014年10月开始结对帮扶白沙村,从政策上倾斜、帮扶举措上着力,通过一年多以来真情的帮扶,以党建促发展,以产业促增收,以防汛防火等常规工作为保障,完成了软弱涣散村的华丽嬗变,使白沙村搭上了脱贫攻坚的快车道。

        一、精准识别 包保到户 实现全覆盖。

        白沙村地域偏僻,28个村民组,598户,6000多亩山场,2000多亩耕地,其中1784亩水田。村级积累和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村两委和村民一直期盼有大发展、快脱贫。为准确掌握白沙村村的村情,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县广电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同志深入白沙村,开展广泛的调研走访,察民情、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困。从贫困户建档到到三清工作清查,

        中心均安排领导带队走村串户, 一户一戸上门, 同贫困户拉家常,

        析穷因、想措施,摸清了236户693个贫困人口的贫困家底,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无任何集体经济。一个个数字深深扎根在中心领导班子和帮扶干部心中,也汇聚成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

        自结对帮扶一年多以来,县广电中心主任华德耀先后20多次到村调研走访,与153户贫困户结对帮扶的职工开展集中走访4次。中心每个职工每年到贫困户家中不少于2次,实现了人人有结对、户户有帮扶措施,在白沙村的山间小路上,经常看到县广电中心干部职工的身影,以至于大多数群众能准确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每当贫困户家中有困难,广电中心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全员参与、全心全意、全程跟进、全面发力帮助解决,2015年6月,因连续的阴雨天气,白沙17户贫困户家中种植的西瓜滞销,当广电中心的职工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帮助销售滞销西瓜15000斤,2016年元月和四月,帮助贫困户胡章松销售土鸡1000多公斤。每年春耕生产季节,

        他们又为贫困户送去化肥和购种资金,确保每一位贫困户不误农时。

        二、积极向上争取 确保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4年,在听取村两委和村民意见后,县广电中心将通组公路、应急广播、水利设施建设等列入帮扶工作日程,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挤出8万元支持白沙村村防汛防火、建应急广播、购置办公设备等,同时又筹资7万余元,使枫树、立新、河边等六个组近群众看上数字电视,解决了90多户群众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的难题。从2014年12月份开始,县广电中心积极协助选派干部内引外联,联系帮扶单位、争取县里各职能部门支持,选定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合资金110万元,修通7条共计7.8公里的村组公路,使冶溪镇至太湖县北中镇孚邱村连接线工程实现了镇内路面硬化,解决了红升、河边等6个组村民出行难问题,这为带动偏远地区群众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联系安徽联丰建筑集团投资6万元兴建胡湾健身广场,让白沙村村民文化活动得以正常开展,营造了讲文明树新风尚的良好氛围;联合县烟草专卖局捐资4万元用于村产业发展;联系县水利局投资近百万元恢复了1公里长的河坝、两条拦水堰及两口当家塘,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成为冶溪镇八小水利的示范点;联系合肥市大杨镇高桥社区捐资4.8万元帮助完成水毁工程恢复;2016年又计划安排18万元建设资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800人的吃水难题。今天的白沙村,通组水泥公路四通八达,高耸的LED路灯璀璨明亮。。

        三、倾力扶持 助推产业发展

        自2014年起,广电中心与白沙村开展党建结对共建,中心领导还多次到白沙村召开党员、老村干、贫困户座谈会、进一步摸清村情民情,共同谋划发展思路,帮助选派干部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发展计划,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培育出一批致富带头人,以现有家庭养殖业为基础,发展专业养殖户,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增专业养殖户18户、除涉及传统养殖牛、羊、鸡等产业,还新发展养殖台湾鳗泥、仓鼠、龙虾等特色养殖业,其中,已建贫困户养鸡场一个、孵化厂一个、正在建设饲料加工厂一个,形成一条龙服务,将采取免费发放、定价收购的方式,发展土鸡养殖,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再困难难自己,

        不能难村里” 这是中心一班人形成的共识.2016年,县广电中心又挤出7万元与贫困户构建“合同式”帮扶, 签订帮扶合同, 让贫困户养羊, 养龙虾等,

        实现当年脱贫,一个“单位管投入、大户担风险、村里有收益、贫困户得实惠”的项目扶持发展框架正在形成,目前,项目资金、帮扶的20户贫困户入股资金已经到位,三方的合同已签订,羊舍的建设即将完工,随后将引进羊种,进入养殖阶段,该项目将帮助20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4250元,完成脱贫任务。

        经过2014年、2015年两年的帮扶,白沙村共实现脱贫149户494人,广电中心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指导下,还将继续夯实白沙村的发展基础,将通过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这一系列帮扶措施实现贫困户人人增收、户户脱贫,继续让48户贫困户199人于2017年顺利脱贫。

        脱贫案例

        残疾贫困户的致富梦

        今年39岁的王志刚,是包家乡石佛村中畈组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四口人,老父亲常年生病,妻子带小孩陪读。

        2006年,在无锡打工的王志刚因单方交通事故,导致右手臂高位截肢,被鉴定为二级残疾。失去右臂无法打工的王志刚只有回到家中,突发事故让这个家庭顿时陷入困境。

        “在最困难的时候,乡、村给了我及时的帮助,为我安排了低保,让我得以挺过来。乡、村的大力支持,又使我树立了发展的信心。”王志刚说。

        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走访,与王志刚一道制定了系列脱贫措施。为该户安排危房改造,在村集中安置点建房,并补助危房改造资金2万元。目前,他的新房已建成,近期就可入住。2015年,乡、村为该户安排了光伏发电项目,现已并网发电,每年可增收3000元。村里还安排王志刚做村集体光伏电站的维护员,每年可得维护资金1000元。根据王志刚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情况,鼓励他发展养殖业,2015年,王志刚养羊就达70余只,当年卖了部分羊纯收入就逾1.4万元。

        尝到养羊甜头的王志刚决定帮助附近的贫困户养羊,2016年,采取分养的方式,带动周边陈尤应等3户贫困户养了37只羊,将为这3户户均增加纯收入4000元。

        2016年,王志刚的2亩茶叶除去成本已收入4000元,B类低保资金1920元,产业奖补资金2000元,加上养羊和光伏电站收入,预计全年纯收入28000元,人均7000元,将顺利甩掉贫困帽子。“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我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对明天的生活,我很有信心。”王志刚在他的新房子前高兴的说。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送:各村、社居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28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