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岳西脱贫攻坚专题首页 >工作简报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30期

        作者:岳攻办  来源:  时间:2016-07-22 15:33:35  查看: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30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7月20日

        【工作动态】

        岳西县2016年光伏扶贫PPP项目合同签约仪式举行

        7月18日,岳西县2016年光伏扶贫PPP项目合同签订仪式暨实施动员大会举行。副县长方志国出席仪式并讲话。县直相关单位及各乡镇相关负责人参加。

        签约仪式上,招投标代理公司介绍了2016年光伏扶贫项目招标过程和中标结果,以及合同起草、审定情况。县扶贫办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2016年岳西县光伏扶贫试点项目合同》与《2016年岳西县40个贫困村每村扩建40kw光伏扶贫电站补充协议》。

        方志国对2015年光伏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实施2016年光伏扶贫PPP项目提出要求。他指出,一要明确责任。光伏扶贫项目是作为脱贫攻坚解决群众增收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各乡镇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乡镇分管扶贫工作负责人及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要牵头负责,协调好建设环境,确保光伏扶贫项目顺利实施。二要确定好建设地点、对象和方式方法。要精准识别确定光伏扶贫对象,做到特困户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全覆盖;要因地制宜,做到分散建设与集中建设相结合;要进一步摸底调查,适当进行调整,达到预期效果。三要稳步推进。各部门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全面启动光伏扶贫工作,确保光伏扶贫项目稳步推进。

        据悉,今年将建设4000个单体建设规模3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安排138个行政村分别建设100KW村集体分布式光伏电站,并对去年已建60KW分布式光伏电站的40个贫困村分别扩建40KW。届时,将帮助全县所有行政村20至25年内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左右的目标。

        【做法展示】

        县国土资源局精准帮扶包家村

        岳西县国土资源局结对帮扶包家村,将帮扶村的脱贫攻坚当成头等大事来抓,长期进村住户,积极奔走努力。

        岳西县包家乡包家村地处岳西县最北,是典型的老少边穷村。全村人口1929人,有在册贫困户208户、近700人。2014年,岳西县国土资源局开始结对帮扶包家村。两年来,全局干部职工将帮扶村的脱贫攻坚当成头等大事来抓,长期进村住户,积极奔走努力,为该村的脱贫攻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雪中送温暖

        2016年1月23日,正值雪后严寒的天气,县国土局唐焱华局长率队冒着零下12度的低温,在积雪厚达几寸的崎岖山路上驱车百里,为包家村送去扶贫资金十万元,参加活动的干部为贫困户送去扶贫慰问金5000元。

        在包家村村委会办公室,唐焱华局长向村两委负责人了解了扶贫攻坚工作情况,并强调:一要做好当前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群众不受冻、不受灾;二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好摸底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确保完成2016年底全面脱贫的目标任务。

        赠送优质种子

        2016年5月31日,包家村第一书记王刚带领村干,为贫困户送去了由岳西县国土局无偿提供的价值1万元优质四季豆种子。

        在发放现场,贫困户包春明说:“去年四季豆种子是我自己买的,今年听说村里免费发放种子,我一早就过来了。去年买了4斤种子有6000元收入,今年我领取了6斤种子,估计能有1万元的收入!”

        该局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因地制宜结合群众意愿,加大帮扶力度,派员专程赴省农科所购回优质种子,助推包家村2016年发展四季豆等种植物200亩,预计年内可增收30万元。

        多方筹措精准扶贫

        岳西县国土局帮扶该村以来,通过派遣年富力强的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引领村两委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带头人作用;积极申报土地整治灾毁恢复项目资金15万元,联系有关部门争取交通和库区移民补助资金3万元,帮助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高山蔬菜种植项目,为该村修成一条主要干道5公里,建成一幢村为民服务大楼;该局的干部职工55人对口结对帮扶45户181人,并赠送扶贫资金,同时多方筹措助力其搞好种养殖业,有力助推贫困户加快脱贫步伐。

        截至目前,该村贫困人口降至81户、329人。该局正引领全村朝着2016年底全面脱贫的目标有力迈进着。

        县文化委“六个一”助推龙王村脱贫攻坚

        自吹响脱贫攻坚号角以来,县文化委建立健全“六个一”机制,助推姚河乡龙王村脱贫攻坚。

        补助贫困户建房一万元,减轻贫困户建房负担。“终于住上了新房子,完成了我们一家人多年来的愿望。”谈起自家的新房子,村民张道胜脸上洋溢着幸福。46岁的张道胜是龙王村典型的贫困户,家中的土坯房墙体开裂,居住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张道胜面临的窘境,2016年该户建房时,县文化委补助了1万元。今年,共补助龙王村贫困户建房5户,补助资金共5万元。

        奖励贫困户产业发展一千元,激励产业带头人带头脱贫。“你发展,我奖励”,针对贫困户中产业发展好、有一定规模,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的贫困户,县文化委给予每户产业发展补助资金1000元,以此来激励广大贫困户发展产业,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今年,共奖励4户产业发展贫困户。

        资助贫困户子女上大学每人一千元,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难问题。为减轻贫困户家庭因子女上大学造成的实际困难,县文化委对龙王村启动了助学帮扶计划,开展资助活动,贫困户子女考取本科录取以上,县文化委单独给予资助1000元。

        救济特殊困难贫困户一千元,帮助贫困户应对临时灾难。一些贫困家庭因发生临时性、灾难性突发性事件,导致原本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为妥善解决贫困户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生活困难,县文化委对每户补助1000元资金,帮助贫困户度过难关。龙王村潘山组鲍绪虎,家中屋后倒塌约200方,清除土方费用一万余元,县文化委帮助解决资金1000元。今年,县文化委共补助2户贫困户应对临时灾难。

        奖励结对帮扶贫困户资金每年不少于一千元。县文化委以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主题,通过开展慰问活动,每名帮扶干部每年给结对贫困户资金不少于1000元,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奖励村工作经费一千元。为激励龙王村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最大限度的帮扶贫困户脱贫,县文化委制定了奖励办法,针对龙王村64户贫困户,每脱贫一户,将给村活动经费1000元,龙王村在2014年和2015年共脱贫28户,已获得奖励资金2.8万元。

        【典型引路】

        新浒村:筑牢战斗堡垒,能手引领致富

        【基本村情】新浒村位于岳西县南大门的响肠镇,与该镇的无愁村接壤,毗邻潜山县。2004年由原上浒村和下浒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3亩,山场17064亩。全村共有28个村民组,607户2643人。中心村庄距105国道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县城15公里。2008年六潜高速通车后,105国道的交通“咽喉”地位被取代,新浒的区位劣势更为突出。过去,新浒村基础设施面貌落后,群众生产生活较为不便,通村路、小型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村集体欠下了50多万元债务。产业发展落后,全村近1/3土地抛荒。村班子战斗力不强,前几轮换届都是县、乡关注的焦点。2013年底,新浒村被列为全县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共有贫困户255户853人。

        主要做法

        一、抓班子建设,将党支部建成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一是换届选举强班子。为改变过去换届中选不出“带头人”的局面,镇党委派出专门工作组,驻村蹲点走访群众,精心物色优秀人选,换届工作平稳顺利,2名发展能手分别当选村主任、支委委员,充实了年轻骨干力量。

        二是动态调整强班子。2015年底,因原村支部书记辞职,镇党委安排林业站站长到村任支部书记。从村合作社选拔1名年轻党员发展能手,先挂任村支委委员,后任命为支部副书记,增强村班子带领发展能力。

        三是建章立制强班子。将28个村民组分成6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名镇包村干部任网格长,1名村干任副网格长,村民小组长为成员。建立了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实行“负面清单”考核,与防汛防火、综治维稳、计生等工作结合,考核结果与村干绩效工资、组长年度考核与补贴挂钩。

        二、抓队伍建设,让党员争当脱贫攻坚先锋模范

        一是建立党员联系贫困户制度。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每人联系4-5名党员,每名党员就近联系4-5户贫困户。每年年初,以联系贫困户、帮扶贫困户发展为核心内容,引导党员全面开展年度承诺,年底根据践诺情况评定星级。

        二是建立党员谈心谈话制度。围绕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开展谈心谈话,谈通思想,谈出动力,党员带头将土地入股合作社,带头支持“小田并大田”规模发展,带头拆除临街猪圈厕所,带头遵守村规民约。

        三是建立农村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由支部老党员带头,每月定期开展河道垃圾清扫,安排老党员、老村干等“五老”管护村内“八小”水利,成立“五老”参与的理事会,负责村内道路、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

        三、抓脱贫举措,确保每个贫困户都“不掉队”

        一是抓好精准识别。规范识别程序,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民小组会议评议、村民代表会议票决、村公示、镇县两级复核公示”流程进行。严格识别标准,坚持五保户、低保户“两必进”,建档立卡对象面向群众、帮扶干部、舆论“三过关”,

        对评选程序、评选标准、相关信息、档案资料进行“四个回头看”,坚持干部家庭、村干家庭、公司和小老板、有车家庭、“小洋楼”家庭“五不准入”。通过入户走访调查,分析出主要致贫原因,因学致贫91户占35.3%,因病致贫55户占21.3%,最主要的是缺带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二是抓好精准管理。成立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规范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县委组织部选派1名干部到村任支部第一书记,兼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吃住在村,工作在一线。选聘1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支部书记助理,协助扶贫脱贫工作。镇党委派出4名包村干部,与村干一起包组联户。帮扶单位安庆日报社、县物价局分别派驻1名联络员,帮助落实“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任务。制定了脱贫规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队职责、队长职责,建立了脱贫攻坚网格化包保责任制度。设立村脱贫攻坚办公室,实行挂图作战,建立了精准脱贫扶贫对象及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人清单“四项清单”,60名干部帮扶223户贫困户,其余的实行兜底帮扶。

        三是抓好精准帮扶。特色农业方面,成立1个合作社,引进2家公司,采取“支部+合作社”“支部+公司”方式,三足鼎立,齐头并进,带动贫困户发展。2014年,动员本村党员致富能手回乡牵头成立“山水间种养专业合作社”,共210户农户入社(含71户贫困户)种植生态有机蔬菜120亩、大棚104个、黄金芽茶120亩、红心猕猴桃120亩、樱花2000余株,流转9口山塘共40亩,养鱼2万尾,养殖家禽12000只,带动户均增收5000—15000元。下一步还将建设标准化茶厂一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5年,通过自主发展、政府奖补方式,在全村分5大片区,发展茶园380亩、果园440亩,2014年度奖补资金6.94万元,2015年度奖补资金13.85万元。同时,对已脱贫户上门征求发展意愿,奖励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2016年,引进桑葚公司发展桑葚果310亩,建设100亩育苗基地,带动农户75户(其中贫困户19户);引进家美公司流转荒山荒地400亩,发展红心猕猴桃及薄壳山核桃,带动农户86户(其中贫困户31户)。 光伏产业方面,2015年41户、2016年50户贫困户安装3KW分户式光伏电站,每年可增收3000元。建成村集体60kw光伏电站一座,在全县首个并网发电,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积极争取,新建600平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村民文化广场1处。实施美丽乡村后备村建设项目,开展环境整治,拆除路边旱厕猪圈等21处、安装路灯40盏;实施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项目,拓宽通村水泥路3.3千米;硬化了3.5公里通组道路,整修开挖9口山塘、修复了800米灌溉渠道。

        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方面,2014年危房改造10户28人,安排资金9.1万元,2015年危房改造13户34人,安排资金14.8万元,同时实施了高山移民项目,受益50户200人。2016—2017年申报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共51户130人。

        小额信贷帮扶方面,为223户贫困户全部授信,授信总额557.5万元,已支持贫困户贷款26万元。

        四是抓好精准脱贫。脱贫同样严格按照“贫困户申请、村民小组会议评议、村民代表会议票决、村公示、镇县两级复核公示”流程进行,2014年底脱贫50户209人,2015年底脱贫68户279人,2016年底预脱贫86户290人,其余32户五保户和21户A类低保户兜底帮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新浒村脱贫攻坚步伐不断加快,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多次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调研,先后被作为全国驻村帮扶工作现场会参观点、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参观点、市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参观点,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领导多次到村调研、总结经验。

        【点评】新浒村通过抓班子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配强班子,提升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筑牢了脱贫攻坚战斗堡垒。通过成立1个合作社、引进2家公司,采取“支部+合作社”“支部+公司”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让贫困户既有务工收入又有产业发展收入,并降低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风险。

        脱贫案例:自主创业,打造脱贫“金钥匙”

        “岳西县先国预制厂,是岳西第一家有资质的烟道加工企业,2015年累计生产烟道2000节6000米,实现利润15万元。”岳西县先国预制厂法人王先国自豪的说。

        王先国,温泉镇斯桥村阳凸组人,43岁,家有四口人,父亲年老多病,儿子读高中,是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2009年,一直在家务农的王先国因家庭收入渠道单一且不稳定决定外出务工,先后在重庆、湖北的烟道厂打工。勤奋好学的王先国一边努力工作,以挣得更多的收入,一边潜心学习烟道制作流程和技术,以期独当一面回家创业。

        “我上有老父亲,下有在校读书的孩子,在外务工不是长久之计。”王先国说,“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岳西房地产市场巨大,特别是住房建设环保标准的要求,烟道需求量大,于是萌生了回家创业的愿望,这样做到赚钱养家两不误。”

        2013年,注册成立了岳西县先国预制厂,依托自学技术,开始烟道加工。由于资金、经验、人手等多方面原因,当年仅赚1万元。2014年,专门聘请了销售人员,销量大增,净赚10多万元,主动申请脱去“贫困帽”。

        “我的创业得益于镇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在企业注册的时候,镇村领导也主动到工商部门对接,让我少跑很多路。”王先国说,“随着销量的增加,我决定扩大规模,要建设更大的加工厂,我就到村为民服务中心咨询申请建厂流程和准备事项。村两委立即与国土、建设等相关部门对接,很快完成了建房审批手续。”

        “如今,已新建200平米厂房,聘请了8人(有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各自负责销售、安装等工作。未来将依据行情逐步扩大规模,新聘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王先国说。

        【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安徽岳西扶贫一线锤炼党性

        “我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从‘期权扶贫’中拿到红利。”不久前,安徽岳西县冶溪镇大山村首次发放贫困户期权红利,贫困户胡从升手捧红包喜形于色。

        岳西县政府办公室驻冶溪镇大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党支部第一书记蔡晓禹进村入户调研后,创新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资金投入方式,将帮扶资金以及政府安排的项目、企业支持共计87万元资金整合起来,发展肉驴、有机黑猪、生态土鸡、渔业等4类养殖项目和香菇木耳、茶叶加工项目。村集体从这些项目中拿出20%的股份,根据贫困程度与村民意愿,从56户贫困户中选取26户,按无发展能力户4股,发展能力不足的1股至2股,每股1000元的设置标准,以发放“期权证”的方式让贫困户成为村集体经济的股东,共享发展红利。

        包括胡从升在内,大山村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肉驴养殖期权,共领到首次红利13000元,户均500元。依托“期权扶贫”模式,大山村贫困户共配发期权117份,将实现年增收121800元,户均年增收3384元,人均年增收1190元以上。

        安徽岳西县集革命老区、纯山区、贫困地区于一身。岳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压实脱贫责任,把脱贫作为对岳西各级党员干部先进性的最好检验。

        “在红土地上墩苗”“到扶贫一线淬火”,岳西县紧密结合脱贫攻坚,抓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在烈士纪念碑前、红军路上学习党章党规,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同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增强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的本领。

        岳西县结合学习教育,压实脱贫责任,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做到不脱贫不脱钩。选好带头人,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拔进党委班子,激励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作贡献。

        安庆市委常委、岳西县委书记周东明说,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在实处,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党性,为广大老区人民增加福祉,确保如期脱贫摘帽。(7月19日四版朱思雄 叶琦)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居委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31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