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45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1月25日

【典型做法】
党员相互结对,铸牢脱贫攻坚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头陀镇梓树村“两委”在精准扶贫的大好形势下,把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深入结合,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三结对,三争当”活动。
走进梓树村的小型会议室里,记者看到一名叫做胡忠禹的老党员在给新一批年轻党员上课,学习五个党章,还利用工作剩余时间,一对一的针对性学习,学好党章。
“通过新老党员结对学习,更加深刻认识到要把党章对我们党员的要求,要时刻结合到基础工作中,要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急群众之所急。”头陀镇梓树村党员吕振东介绍。
开展“三结对、三争当”活动,旨在为帮助贫困户脱贫、群众致富。梓树村由于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全村有16名党员是贫困户,为了激发部分党员脱贫的干劲,村党支部促使家庭条件好的党员采取“多带一”的结对形式,项发松与项性华就是其中的实例。项性华因为妻子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家里还有2个小孩上学,生活困难,属2014年建档贫困户。在党员项发松的帮助下,种植茶叶、苗树,并帮助他家销售产品,促进脱贫。
“通过这次党员结对帮扶,把我的茶叶和红心猕猴桃加入了合作社,改善条件以后,我要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梓树村贫困党员项性华告诉记者。
“三结对、三争当”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党员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使梓树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增强,夯实了梓树村全面发展的组织基础。
头陀镇梓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郭逢春介绍:“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新老党员结对学习系列讲话,学习脱贫攻坚文件精神,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通过内外党员结对服务周边群众,提高了党员带动群众致富的能力,铸牢了脱贫攻坚基础。”
“三结对、三争当”活动不仅促进了党员之间相互联系,同时为头陀镇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镇将全面开展这一活动,点亮党员头像,刷新党员形象,激发党员活力,让广大党员在全镇脱贫攻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头陀镇党委书记宋杏芳说。
建行倾力结对帮扶,助推脱贫见成效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建设银行岳西支行结对帮扶古坊乡前进村,坚持把抓帮扶村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作为“一把手”头号工程,不断建立健全帮扶工作机制、硬化帮扶措施,通过近两年以来的真情帮扶,以抓党建促脱贫,以扶产业促增收,以全力支持该村抗洪救灾、森林防火、卫生计生等常规工作为抓手,使前进村搭上了脱贫攻坚的快车道,实现该村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发展。
精准帮扶,落实包保责任 前进村位于岳西县古坊乡西南部,距乡政府4公里,距县城56公里。全村总面积9.5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9100亩、耕地1278.5亩,辖23个村民组,478户1723人。2013年底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5年以前,该村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比较薄弱,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前进村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175户586人,建行岳西支行确定25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83户,县发改委确定21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69户,其余五保户等政策兜底对象由村“两委”成员联系帮扶。为准确掌握前进村村情,找准贫困原因,寻找帮扶发展路径。自结对帮扶以来,建行岳西支行行长黄珍先后20多次率队到帮扶村前进村开展帮扶,广泛开展走访调研,察民情、讲政策、解民困,并结合工作实际,参与结对帮扶的银行职工分批次到贫困户家中,每人每年开展帮扶活动不少于6次,并给帮扶户送去帮扶发展资金,实现了人人都结对、户户有帮扶措施。
结对共建,抓好党建促脱贫
建行岳西支行与该村牵头帮扶部门县发改委党支部,每季度坚持到帮扶村开展不少于1次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建立健全抓互动、促共赢的结对共建长效机制,着力形成以城带乡、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帮扶村党的建设,扎实开展“五个好”村党组织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工作制度,增强村“两委”班子和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推进,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有关村务公开制度,创造条件让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抓好党员承诺兑现工作,落实好村干包片,主动倾听群众意见,深入了解群众疾苦,真心帮扶困难群众,高效服务群众发展。
倾力扶持,夯实发展基础
建行岳西支行在项目和资金以及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争取省行扶贫项目支持前进村为民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支持3万元,安排2016年防汛工作经费近5000元,捐款2.4万元,捐赠该村落地式空调2台、47寸液晶电视机2台、电子显示屏1组等物资价值10万元;帮助前进村引进项目15个,帮助争取发改、财政、水利、交通、建行岳西支行帮扶等其它资金800多万元。
据了解,经过各级各部门、帮扶单位的亲切关怀和倾力帮扶下,古坊乡前进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发展不断壮大,2014、2015年共实现脱贫87户344人,该村将通过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系列帮扶措施,2016年将实现贫困户人人增收、户户脱贫,力争2016年提前达到“户脱贫、村出列”的脱贫攻坚工作目标。
水果玉米让贫困户尝到“甜头”
在梓树村的村部往美丽乡村水口中心村的途中,水口河的沿岸,道路旁,300亩地映入眼帘的全是“亭亭玉立”的水果玉米,昂首挺立,好不壮观。
从2015年开始,梓树村流转土地290亩种植红心猕猴桃,而红心猕猴桃三年才能挂果,期间的人工、肥料的费用都是一笔很大的投入,如何高效的利用好土地,成为了梓树村两委一班人的心头大事。去年初,在第一书记郭逢春的带领下,梓树村两委和村里的能人大户一起到响肠镇华之慧公司等多地取经,摸索套种技术,最后决定在红心猕猴桃基地里套种水果玉米。
红心猕猴桃的黄金搭档:水果玉米香甜可口,营养价值高。水果玉米的收益可以支付红心猕猴桃基地租金和农户工钱,又可增加贫困户收益。夏日里能够为红心猕猴桃遮阴避凉,冬日里磨碎的玉米杆子敷在地上既当红心猕猴桃秧子的棉被又当肥料。水果玉米就是红心猕猴桃的黄金搭档。
“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2015年,村里大户成立的新天地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水果玉米100亩,其中涉及贫困27户80人,每亩土地流转资金300元。合作社采取统一订购种子,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模式。由于水果玉米棒子大,香甜可口,在武汉市场上销售一空,总收入达到15万元。除去土地流转资金,贫困户一亩年均增收1000元。
“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2016年,梓树村集体流转160亩土地,其中涉及贫困户土地36户。村集体与香草尖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种植160亩红心猕猴桃,统一管理,收益后分给160户贫困户,户均一亩,预计收益后,贫困户可增收10000元。贫困户通过田间管理、土地流转金和套种玉米分批获得收益分红。
“明年我还要多种2亩地,这个项目收益快”梓树村贫困户项发祥说道。 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水果玉米成本低,周期短,种植前景好,都积极参与。看着即将收获的水果玉米,负责该项目的村两委成员胡忠禹讲,“梓树村贫困面广、程度深,在省委办公厅帮扶下,扶贫工作队队长郭逢春以党建抓扶贫,以产业促扶贫,实施了多个百亩工程,让贫困户的荷包鼓了起来,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就像水果玉米一样,让贫困户香在嘴里,甜在心里”。
【风采展示】
穷书记带出富群众
岳西县鹞落坪曾是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28军和皖西特委机关驻地,被誉为“红色鹞落坪”。该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业和特色种植产业。村党总支书记郝跃先粗衣粝食,却带富了群众。目前该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长到7000元。记者采访时,他还住在水电站5平方米小机房里。
鹞落坪村位于包家乡西南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11月14日,记者在鹞落坪村见到已经62岁的郝跃先时,他身穿一套简朴的衣服,身材消瘦,整个人却很有精神,正在美丽乡村建设工地上忙碌着。他从1972年就一直在鹞落坪村工作,2012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一辈子就“赖”在了这里。
依托鹞落坪红色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2012年郝跃先与村两委一道,利用移民搬迁的时机,发展旅游业和特色种植产业,让群众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
目前,鹞落坪村有33家农家乐,其中三星级以上10户,日接待量达到1000人。截至10月底,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来鹞落坪观光游览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每逢节假日,床位都订满了,客人源源不断。”村民朱帮霞说。她和丈夫以前靠打零工生活,因为两个孩子读书,丈夫开车出车祸,家庭陷入困境。后来在村里的支持下开了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年收入30多万元,生活忙碌而幸福。
高山蔬菜450亩、茶叶780亩、中草药基地100亩……在鹞落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到特色种植中来。产品统一销售,农户收益有保障。目前该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长到7000元,贫困人口从去年底的479人降为256人。
村民吴贤存对他大为称赞:“做事踏实,对人老实,群众随叫随到,任劳任怨,对群众无怨心无怨气,工作上没有私心杂念。”
今年9月,郝跃先家房屋因年久被泥石流冲毁,无法居住,就住在水电站5平方米的小机房里。记者来到郝跃先家中,只见这是一座破旧的三间土坯房,内墙被泥石流冲毁,家中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
“要说我对老郝一句怨言都没有那是假话,几十年了,村里几乎所有人都住进了楼房,很多村民都开上了小轿车。再看看我们家老郝,房子没有,连车都是大哥给的二手摩托车。”郝跃先的妻子沈桂荣说。
“看到村里这几十年来的变化,我也打心眼里高兴。虽然我自己家还是那样破破烂烂,但看到村民的笑脸时,我就觉得值了。”沈桂荣对丈夫的工作由埋怨到支持。
如今的鹞落坪,主打“红色+绿色”品牌,将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结合发展,美丽乡村、养老服务中心、鹞落坪明星集镇、红28军军政旧址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村(居) 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