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41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0月28日
【高层动态】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
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岳西召开
10月26至27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岳西召开。副省长方春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刘永春主持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卫东,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住建厅、国开行安徽省分行、农发行安徽省分行、省投资集团(易安公司)有关负责人,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东明,副市长张小青,县长江春生,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向阳,副县长方志国出席会议。淮北、宿州、亳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安、宣城、池州、安庆等市县发改委、扶贫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介绍了易地扶贫搬迁土地政策、资金运作等方面情况。岳西县、金寨县、临泉县分别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交流发言。 方春明在讲话中指出,一要充分肯定成绩,正视存在问题。当前,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绩突出,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搬迁进度不平衡,标准执行不精准,扶贫对象确定不够精准,安置选址不够科学,住房面积标准控制不够严格,后续扶持不得力。二要严格执行政策,加快扶贫搬迁。要进一步强化脱贫导向,把好搬迁对象确认关、规划选址关、建设标准关、脱贫措施落实关,进一步加快工程进度,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尊重群众意愿。三要强化保障措施,夯实主体责任。要强化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结合“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修编,摸清底数,尽早谋划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为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奠定基础。四要强化督导考核。要对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加强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年内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方春明指出,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党委政府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勇于面对;立足自身,竭尽全力,积极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26日下午,全体与会人员分2组先后到岳西县冶溪镇石嘴村、桃阳村,现场参观考察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情况。 岳西县“十三五”计划搬迁安置贫困户1159户4000人。省里下达岳西县2016年搬迁安置贫困户计划720户2381人,实际搬迁安置贫困户827户2613人,其中集中点安置712户2213人、房票安置115户400人。全县共设置集中安置点57个,其中6个安置点依托城镇集中安置、51个安置点依托中心村庄集中或插花安置。截至目前,2016年实施的57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其中44个集中安置点正在进行房屋建设、13个集中安置点房屋主体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资9918万元。房票安置的搬迁户正在进行房屋装修,已有部分户搬迁入住。
【工作动态】
周东明应邀出席中国光伏大会
10月19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东明应邀出席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并在光伏扶贫论坛上作主旨发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能源局等派员参加大会。
周东明以岳西的光伏扶贫之路为题,介绍了岳西积极推进光伏扶贫试点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光伏扶贫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受到与会嘉宾一致好评。
光伏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2014年底,岳西县被列为安徽省5个国家首批光伏扶贫试点县之一,根据省能源局、省扶贫办的部署,岳西县计划用4年时间,建成22000户3KW的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182个行政村每村建成100KW以上的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2015年已建成3KW户用光伏扶贫电站5000个,60KW以上村级集体光伏扶贫电站44个,累计装机17.64MW。据目前发电效益分析,安装光伏电站的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可达6万元。项目推进速度快,工程质量管理严,在省扶贫办、省能源局、华东能源监察局、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组织的光伏扶贫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综合评价得分全省领先,先后接待了省内外光伏扶贫调研考察38批次。2016年建设3KW户用光伏扶贫电站4000个,100KW以上村级集体光伏扶贫电站138个,40个村集体电站扩建至100KW,装机总容量达27.4MW,将实现行政村100KW以上村集体光伏电站全覆盖。
据悉,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PVCEC2016)于10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主办。本次会议全面聚集国内外光伏行业领袖和各界精英,探索新形势下的中国和世界光伏产业发展脉动,涉及光伏扶贫及光伏产业各界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
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召开
10月18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徐昭主持会议。县领导储耀华、余巧萍、王志节、王德红、方志国、刘永林出席会议。县直帮扶单位负责人,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天堂镇、温泉镇、莲云乡分管扶贫工作的负责同志,182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参加会议。 会上,副县长方志国传达了全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情况通报暨整改部署会议精神,并部署工作;县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扶贫办等单位就易地扶贫搬迁“回头看”、危房改造、退宅还耕、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全覆盖工作分别发言;菖蒲镇、毛尖山乡、冶溪镇、莲云乡就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退宅还耕、省第三方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及落实第三方评估全覆盖、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分别发言。 周东明指出,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问责严,各级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工作常抓不懈,当成首要任务,摆在重要位置。一要以时间节点法,强化目标实现。各级各部门要坚决确保全县脱贫目标2017年全面完成,2018年接受国家评估验收,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当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将脱贫攻坚工作抓在实处。目前,影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度的主要是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工作。2017年要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完成,实现应搬尽搬、效应最大、脱贫致富。2017年要消灭危房改造D类,C类要全部进行维修。退宅还耕是群众迫切需要的,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执行法律的大事,是脱贫攻坚的大事,要坚持“一户一宅”,2018年以前实现“人安全、宅还田”目标。第三方评估工作,今、明、后年是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完成目标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出彩出经验,让群众很满意。二要以问题导向法,强化问题整改到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乡镇存在的问题,有头等大事意识要强化、聚焦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不够、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认识不够、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存在拈轻怕重、蜻蜓点水的现象,对第三方评估研究不深等。部门存在的问题,有部门负责人对单位包保干部培训、教育不够,县委组织部和县直部门要制定帮扶措施、奖惩办法,对包保干部定期检查,列出问题清单,根据清单组织明查暗访,对账销号。三要以一线工作法,强化任务完成。要精细“回头看”,精准底数清。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退宅还耕等工作要经常性“回头看”,不掉一户、不漏一人,实现“四个精准”“四个结合”。旅游大镇要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利用优质资源,利用优惠政策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四要以典型引路法,强化责任落实。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加大对负面典型的曝光力度。在脱贫攻坚中,各级涌现出一大批工作务实、业务素质好的脱贫干部,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宣传表彰,制订完善考核办法,对推诿扯皮、揽功诿过阻碍脱贫进度的要严肃问责处理。要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和检查。 徐昭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
【媒体关注】
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
片区扶贫开发站上新高度,脱贫效果全省最抢眼
——作为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大别山片区抓住多重利好政策叠加的机遇,把脱贫攻坚当作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
国庆节前,岳西县响肠镇无愁村脱贫户陈银胜天天给远方客户快递茶叶。陈银胜说:“以前制茶水平不高、收入低,扶贫干部请来了茶叶专家指点,2015年的销售收入达10万元,顺利拿到脱贫光荣证。 ”
像陈银胜这样的脱贫故事,在大别山片区几乎每天都上演。大别山片区包括潜山、太湖、宿松、岳西、望江、临泉、阜南、颍上、寿县、霍邱、金寨、利辛等12个县,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
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站上新高度。 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当年,省政府批准实施《安徽省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在政策、财力、项目等扶贫要素上对片区倾斜;2014年,我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片区脱贫攻坚吹响了总决战的号角。近5年,岳西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7.6万人;近3年,金寨县脱贫9.14万人……
大别山片区贫困发生率高于其他地区。脱贫攻坚越难,脱贫力度越大,片区把脱贫攻坚当作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各县把扶贫干部打造成脱贫攻坚战“带头人”,发挥着脱贫火车头的作用。阜南县鹿城镇负责人说:“以前只有县里有扶贫办,现在镇里都设扶贫办,把最好的办公场所腾给他们。每村配备扶贫专干,还向社会招聘5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扶贫队伍中。 ”
安徽调查总队的2015年度农村脱贫人口核查报告显示:2015年全省大部分县的减贫幅度都达到或者超过全省水平,其中,大别山片区县表现抢眼,减贫幅度最大的是岳西县,合计减贫41.6%,其次是宿松县,减贫幅度为33.5%。省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近5年是大别山片区脱贫效果最明显的时期,多重利好政策叠加,多重并举措施落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结合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持续创新举措实现稳脱贫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速弥补短板,提升基础设施,顺利完成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结合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的落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增收脱贫。
阜南县实施柳编、黄梨、蔬菜、食用菌“四大特色产业”计划,发展水产养殖、水生蔬菜种植等适应性农业、畜牧业;临泉县实施“中原牧场”建设,全县规模养殖场达到621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75%,肉羊饲养量达到100万只,生猪、肉牛年出栏118.08万头、9.21万头;岳西县高山蔬菜产业链成熟,种植面积13.8万亩,产量14万吨,产值4.7亿元;寿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投入扶贫资金2634万元,建设大棚蔬菜、优质粮油棉基地28万亩……
加速弥补短板,提升基础设施。大别山片区基础设施薄弱,曾一度严重阻碍扶贫进程。
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片区基础设施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望江县交通建设完成投资4.96亿元,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46亿元,完成15.41万人农村饮水工程;霍邱县建设34处农村饮水工程,新增供水规模计3.88万吨/日,新解决5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全县乡镇自来水覆盖率100%……
创新是扶贫开发的不竭动力。金寨县把光伏扶贫做大做强,已建成近7000户光伏扶贫电站,实施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贫困户每年坐享 “阳光收入”近3000元。光伏扶贫为安徽乃至全国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被列为全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利辛县活用扶贫互助资金,农户组成金融互助社,县扶贫办和金融互助社成员共同出资设立扶贫基金,以扶贫基金为保证,利辛县农商银行按照1∶5的比例放大倍数,以单户不超过1万元的额度向互助社农户定向发放扶贫贷款,专项支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
岳西县将电商扶贫与特色种养业结合起来,全县所有土特产均已实现网上销售,共有各类土特产网店220家,贫困村网店34家,全县现有电商从业人员5000多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将电子商务触角延伸至农村每个角落。
近5年来,大别山片区抓住各种机遇,顺利完成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片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实现扶贫攻坚规划制定的目标。
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两手抓,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把易地移民搬迁作为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发挥大别山、淮河等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展开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画卷
大别山片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山洪、泥石流、水灾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部分区域生态十分脆弱。省第九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大别山片区实施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两手抓,闯出了区域发展的新路。
针对一些山区、库区“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难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把易地移民搬迁作为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金寨县将全县2884户、9726人易地扶贫搬迁和3232户、10908人水库移民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 “当头炮”,已落实搬迁对象4867户17617人;岳西县实施“挪穷窝”与“筑富路”并举,制定长期帮扶计划,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搬迁户后续发展问题,全县34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将在今年底完成,2381个贫困人口即将乔迁新居;望江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针对行蓄洪区特点,搞好科学规划,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等方式,满足搬迁对象的多元需求……
发挥大别山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金山银山。金寨县入县游客人数由2012年295万人次增至2015年6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2012年11.8亿元增至2015年26.2亿元,全县近20万人参与旅游相关产业;岳西县把乡村旅游变成贫困户的“金饭碗”,每年安排5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发展乡村旅游以奖代补,对贫困户开办农家乐给予重点支持,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全县4.1万贫困人口脱贫。
结合蓄洪区特点,大做“水文章”,既保护水利设施,又促进产业发展。望江、阜南、临泉等县大力发展莲藕、水产品等种养产业,并结合实施乡村旅游项目。阜阳市莲藕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西礼说:“流转地城镇2500亩低洼地,村民每亩可得600元流转费,还有一些贫困户跟着我种莲藕。 ”
省扶贫办主要负责人认为,精准扶贫的实施是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最大机遇,大别山片区正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先导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贫困地区“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区域统筹发展和跨区协作创新区,一幅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与全省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安徽日报记者 夏海军)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居委)
印260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