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49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12月29日

【工作动态】
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座谈会召开
12月27日,岳西县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座谈会召开。安徽建筑大学副校长、第三方监测评估现场指挥组总指挥丁克伟,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东明,县领导江春生、徐昭、方志国出席会议。
县长江春生主持会议。会上,副县长方志国汇报了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与会人员观看了岳西县脱贫攻坚专题片。安徽建筑大学评估组专家反馈监测评估情况,并就相关问题与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丁克伟指出,此次第三方监测评估是要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通过为期一周的进村入户、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切身感受到岳西县委、县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各级干部工作作风扎实,资金投入力度大,目标责任清晰,帮扶措施得力,工作细致深入,成效十分明显。作为第三方监测评估单位,我们一定不会辜负省扶贫办的重托,在评估过程中,做到客观公正,经得起检验。
周东明代表县委、县政府和40万老区人民,对安徽建筑大学师生一行来岳西开展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连日来,安徽建筑大学的师生们不畏严寒、不怕辛苦,深入千家万户走访,工作细致入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高素质、高水平。
周东明指出,此次第三方监测评估是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次重要检验,针对评估小组提出的各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严找问题,并在第三方监测评估组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再查找。要立行立改,针对第三方监测评估组提出的问题,相关部门要迅速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到位。对没有按照要求立即整改解决、未按照“三个清单”要求执行的,将进行严厉问责。
2016年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全面完成
12月23日-28日,安徽建筑大学842名师生进驻岳西,分赴全县24个乡镇182个村(社区),对我县今年拟出列的56个村、脱贫的11790户、34937人进行第三方评估验收。
县乡村三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在全力做好迎评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监测评估人员交通安全、食宿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保障工作。截至28日,评估工作外页全部结束,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采集数据录入率达99.99%,驻岳测评师生全部安全返回校园。
评估组专家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脱贫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四套班子领导的倾力支持、得益于全体脱贫攻坚专职副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的辛勤努力、得益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的精心部署和安排。
下一步,我县将针对评估组反馈的意见,迅速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立行立改,确保脱贫攻坚更加精准有效。
【风采展示】
悄然嬗变的大山村
信步大山村文化广场上,亭台楼榭,青山环抱,宽阔的水泥路蜿蜒而过,一座座红瓦白墙点缀其中,犹如置身景区。这是记者一行在大山村采访时的感受。
岳西县冶溪镇大山村地处安徽、湖北两省三县交界处,距岳西县城100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全村15个村民小组,256户,1352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310 人。
大山村村如其名,地处深山,境内山高岭大,沟壑纵横,全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地方。“人穷、地乏、闭塞”,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2014年,偏僻的大山村得到岳西县政府办的“青睐”,主动帮扶该村,并选派一名干部驻村扶贫,成立大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县政府办拿出150万元,支持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帮扶干部利用节假日登门走访结对贫困户,嘘寒问暖,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两年来,大山村正悄然嬗变。
外通加内畅,腾飞有翅膀
“我们大山村在皖鄂两省三县交接处,全县最偏远的村,原来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极不方便。现在路宽了、硬化了,出行、购物、销货都非常方便,所以今年就在家养殖了400只番鸭,放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贫困户黄光明说。
从冶溪镇到大山村,有13公里山路,记者1993年曾经从冶溪上过大山,那时还未通公路,走了将近3小时,当时的大山,是乡镇撤并前西坪乡政府所在地,全县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乡镇。后来虽然修通了冶溪至大山公路,但因路况差,通行不便,严重制约了大山的发展。
为了大山的发展,必须改变落后的交通状况,这是帮扶单位县政府办和大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共识。经多方努力,争取到项目资金1400万元,将冶溪镇至大山公路原路基拓宽到6.5米,硬化路面5米,现工程施工接近尾声,12月20日前将全线通车。大山村地广人稀,一条主干道的建成达不到外通内畅的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筹集资金220万元,新修了7.2公里4米宽通组路;筹资50万元拓宽通组路3.6公里,将3.5米宽硬化路面拓宽至4米。
昔日山高岭大,交通闭塞的大山,已经外通内畅,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扶贫新模式,富民又富村
在船行组张学良家,记者看到扶贫手册上帮扶措施有:光伏扶贫、大山教育基金扶贫生活补助、产业奖补、期权分红、危房改造……一项项措施,凝聚着县政府办和大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扶贫决心。
“我家已领到肉驴养殖分红500元,光伏分红300元,政府补助2万元进行了危房改造,扶贫工作队还投资5万元修通了200米的出行道路等,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大山村船型组张学良如实说。
在2016年脱贫对象动态调整时,张学良主动申请摘除贫困帽。
如何让贫困户有可持续增收项目,大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出新招,开创了“期权扶贫”新模式。工作队为自身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量身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发展产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自主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自身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整合资金,发展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同受益的项目,为此类贫困户发放“期权证”,持有者可凭此证,根据村集体和贫困户投资所占比例和期权数量,取得相应的分红,具体红利数根据项目效益确定。无论贫困户家庭有无发展能力,都能做到户户有产业,家家能增收。
2016年大山村免费为36户无资金、无劳力、无资源的“三无”贫困户配发123份期权,受益317人。目前已配发肉驴、光伏分红19900元,年底还将配发土鸡、黄牛等股权分红,预计每户增收2000元。为17户“一有两缺”的贫困户配发实物期权,同时提供技术支持。
胡从升今年50多岁,2014年因患直肠癌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6口人。考虑到胡从升的身体状况,工作队给他安排了光伏期权、毛驴养殖期权和木耳养殖实物期权。
5月18日,大山村举行首次期权红利发放仪式,为享受肉驴养殖期权的26个建档贫困户发放红利13000元,每户500元。10月22日,大山村村集体光伏电站第一次分红,为23名贫困户发放光伏发电期权红利6900元,每户300元。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期权扶贫持怀疑态度,但是第一次分红就发了500块,我们都很开心。有了期权扶贫的分红,就有了一份保障,心里有了底。”胡从升说。
期权分红使贫困户收益的同时,也充实了村集体经济收入,2016年,大山村集体经济收入逾15万元。
住房有保障,产业有支撑
“以前住的是砖木结构危房,每逢下雨安全隐患大,乡村干部还要组织我们转移。现在好了,国家补助建设的125平方米易地扶贫搬迁房很快就可入住了。”其林组凤跃进说。
大山村2016年易地搬迁9户33人,其中村集中安置5户22人,镇集中安置4户11人,危房改造21户64人。
“到2016底,我们大山村将全部消除D类危房,所有农户都有安全住房。”大山村支部书记胡卫东介绍。
“大山村是一村一品示范村,我们将依托1600亩夏秋茶,投资120多万元,新建茶厂一座,年底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采购,2017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将年产春茶4吨、夏秋茶20吨,总产值14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4000元左右。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期权扶贫模式,拓宽产业链,完善技术服务,做实百姓致富通道,确保实现可持续增收,让大山群众与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县政府办选派干部、大山村第一书记蔡晓禹说。
服务有阵地,文明得提升
“现在村里的文化广场大变样,一到晚上,周边老百姓都聚集到一起唱歌跳舞,十分热闹。”冶溪镇大山村群众高兴地说。以前,冶溪镇大山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全村群众没有一个合适的场地健身休闲,只能窝在家里看电视。
为了切实改变大山村文化建设现状,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该村“两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多方筹措到200万元项目资金。文化广场项目占地45亩,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亮化面积5000平方米,建有标准化篮球场一座,各类运动健身器材35套,含文化墙、乡村大舞台、垂钓鱼塘等设施,还建有凉亭、雕塑等文化休闲设施,满足了群众的文娱休闲需要,提高了大山村承办文体活动的接待能力。“前几年镇上举办广场舞大赛,我村就因为没有合适场地训练,才缺席了大赛。现在不一样,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在广场上,和街坊四邻一起跳跳舞。”大山村群众柴伦娟说。
新广场的建成,填补了大山村没有文化广场的空白,提升了村级承接文化下乡等文娱活动的能力,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娱乐的平台,也吸引着周边群众移民到广场周围定居,满足了群众文体、健身等方面的需求。
文化广场边,投资60多万元新建的40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主体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村级活动场所的建成,将大大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有效提高为民办事效率。”大山村支部书记胡卫东说。
治贫先重教,扶贫先扶智
冶溪镇大山小学有在册学生16人,学前儿童4人,有7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孩子。因居住分散,孩子们只有选择住校,16名在册学生国家营养餐4元每天的补助,不够一日三餐的费用,孩子们还需自带饭菜,在夏季,饭菜可能很快就变质,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大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支部第一书记蔡晓禹了解这一情况后,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决定,由村出资为学校购置了食堂设备,聘请了厨师,为寄宿生提供免费的一日三餐营养餐,每生每餐6元。营养餐的免费配送,为家长节约了接送孩子的时间,腾出更多精力发展生产。
“自驻村扶贫工作队成立以后,所有学生的就餐费用全部由村包干,体现了大山村扶贫工作队治贫先重教、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大山村小学校长柯超说。
为提高扶贫效果,驻村工作队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增强贫困户的致富本领,创造致富平台,并帮助落实发展资金,贫困户胡智兵就是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帮扶下采取科学种植,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我家种了4亩茶园,本来要在三年以后才有收入,后来在选派干部的帮扶下,没有花一分成本,套种中药材,使我今年有了4000元的收入。”大山村船形组贫困户胡智兵说。
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帮助学生成才,2015年3月,大山村设立教育基金。帮扶单位县政府办公室为基金注入资金10万元,接受各类社会团体、企业、协会或个人捐赠。凡户口在大山村,符合条件的在校中小学生,各类高校、职校在校学生,均可通过申请获得基金奖励。基金的发放时间为每年的8月下旬。2015年,该基金共计资助学生31名,发放奖金20500元。2016年8月24日,该基金资助胡杨等学生48名,发放奖金28300元。
如今的大山村,精准扶贫工作已初显成效,全体干群团结一心,正以坚定的步伐朝着小康梦想迈进。该村2014年脱贫22户83人,2015年脱贫37户130人,2016年已申报脱贫49户89人,村出列正在审核中。
“大山村群众对扶贫工作非常满意,在今年的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时,大山村的群众认可度高、满意度高,由以前的‘哭穷争帽’悄然转变为‘争相脱帽’。”冶溪镇党委副书记余志宏说。
【经验做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岳西大力实施城乡环境保护脱贫工程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国家级贫困县和生态县。近年来,该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战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城乡环境保护“六大”脱贫工程,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巩固生态优势,努力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绿色跨越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 留住浓浓乡愁
着力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环境整治、万亩森林增长”三大工程,夯实环保基础,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幸福指数,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留住浓浓乡愁。一是投资2亿元实施县城集中式饮用源地综合治理工程;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规范设置饮用水源保护区界桩、界标,全面清理排污口,建立科学的管护制度,保障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二是投资1亿元,在14个中心乡镇建立污水处理站,对污水进行收集处理;投资40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新建设12个美好乡村示范点,不断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三是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新造林12613亩;实施“三线三边”绿化工程,在公路沿线打造200公里“绿色长廊”;创建11个省级森林村庄,森林覆盖率达到76.5%,把全县打造成了一个“天然氧吧”。
实现金山银山推动脱贫攻坚
大力实施“生态补偿、有机产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三大工程,增强造血功能,孕育发展动力,壮大生态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让生态红利惠及广大群众,实现绿色跨越发展。一是向40650户发放森林效益基金2000多万元,就近聘用贫困人口当生态保护员和护林员,发放补助;利用淠河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实施生态移民,支持贫困人口搬出深山。二是编制了有机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多个有机茶叶、有机蔬菜、有机黑猪等种养基地,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提高经济收入,积极争创有机食品示范县,打造“大别山有机谷”。三是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中科大合作建设集旅游观光、科学研究及休闲养老于一体的植物园,促进生态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
白沙村:全力打通脱贫攻坚“经络”
近年来,白沙村干部积极作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为户脱贫、村出列奠定坚实基础,筑牢百姓持续增收、群众全面小康的通道。
2016年,筹资250多万元硬化11个组通组路8公里,实现全村28个自然组通组道路全畅通。投资120多万元实施通村主干道6.17公里升级拓宽工程。为提升脱贫攻坚信心,凝聚百姓脱贫攻坚决心起到推动作用。
投资30多万,新建许槽河坝500米,堰渠2条80米,建设提灌站一座。“我村高度重视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全力打造样板工程。提灌站的灌溉面积达1600多亩,受益19个生产组2000多人,大大提高了白沙村田地收益水平,为百姓致富奔小康注入了源头活水。”白沙村副书记胡时高说。
争取国土“增减挂”项目,投资30万元,新增村集体土地89亩,拓宽了村集体增收的空间。
“目前,全部种了油茶,待成熟后为村集体稳定增收10万元,筑牢白沙村持续增收的基础、增添了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底气。”县广电中心选派干部、白沙村第一书记方少春说。
如今,白沙村的路灯亮了,依托自然优势顺势而建的村民休闲广场已经建成。村民不仅物质生活富足了,精神生活也充实了,发展的后劲也更足了。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居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