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岳西脱贫攻坚专题首页 >工作简报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57期

        作者:岳攻办  来源:  时间:2017-03-10 16:07:45  查看: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57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3月6日

        【经验做法

        家门口“零距离”脱贫

        想脱贫,无资金、缺技术、没销路,这导致许多贫困户在致富大门前不敢迈进临门一脚。怎样化解产业扶贫面临的各类风险?去年以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岳西县创新扶贫思路和扶贫方式,探索实施“零风险”扶贫模式,不断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让贫困户“零风险”发展产业,在家门口“零距离”实现稳定脱贫。此举在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也壮大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岳西县的探索给人启迪,值得借鉴。

        创新模式“零风险”脱贫

        岳西县冶溪镇大山村探索创新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资金投入方式,围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特色产业,将部分资金量化到没有发展能力或发展能力不足的贫困户,作为股权加入村龙头企业,实施“期权扶贫”。该村将帮扶资金以及政府安排的项目、企业支持资金整合起来发展项目,村集体从中拿出20%的股份,根据贫困程度与村民意愿,从56户贫困户中选取26户,按无发展能力户4股、发展能力不足的1至2股,每股1000元设置标准,以发放“期权证”方式让贫困户成为村集体经济股东,享受红利。自2016年3月底实施以来,该村共计配发期权27.2万元,发放红利7.2万元,户均年增收3135元。

        贫困户承担风险能力弱,对此,岳西县政府办公室作为帮扶单位,在实施“期权扶贫”这一模式时,充分考虑了管控风险。如果哪个产业出现失误或亏损,设计好的为贫困户增收的“分红链”就可能断裂。因此在资金投放上做足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并以“期权证”为其在发展的产业中予以了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帮扶单位还安排每年投入资金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产生效益足以防范“分红链”断裂,直到帮助全村如期脱贫。此外,还购买了国元农业保险,为特色产业发展系上了“保险带”,这样就不会造成扶贫资金损失,贫困户利益完全能得到保证。随着产业利润的增加,村集体的分红也将“水涨船高”。 

        岳西县还通过政府扶持经营能人,经营能人承担养殖风险的方式,免除贫困户可能没有收益之忧。冶溪镇白沙村养羊大户徐文松与全村20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合同,构建“合同式”帮扶机制。每户出资500元购买100只羊苗在家庭农场寄养。农场负责黄羊饲养、销售。“平时在农场做工,自家种的玉米与时令蔬菜卖给农场做羊饲料,去年光在这块收入有1万多元。”白沙村社堂组贫困户吴百礼感激地说。如今,“合同式”帮扶帮助白沙村20户贫困户每户增收4250元,带动17户贫困户脱贫。

        岳西县创新扶贫模式,一方面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的资金技术制约和市场销路问题,另一方面培育了村级增收产业,还实现了贫困农户零风险种养殖,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与此同时,岳西对参与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出台奖补政策和产销服务措施,以降低脱贫成本和风险。 

        “公司+基地+农户”实现多赢 

        “过去种植水稻和其它农产品,大多自产自销,年收入也就在一万元左右。2012年,家门口建起了红心猕猴桃基地。同年我到基地上班,公司让我负责基地的技术管理,每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工资。基地离家只有500米,我还能够照顾家庭。”日前,在岳西县华之慧农业有限公司红心猕猴桃基地,响肠镇请水寨村53岁的村民王德华指着红心猕猴桃秧苗乐呵呵地说。  

        王德华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他通过反租倒包形式承包华之慧公司的红心猕猴桃15亩,按照公司和个人1:1的比例分配红利,2014年、2015年他获取分红4万元和5万元。2016年,王德华家的15亩红心猕猴桃亩均产量1000公斤,每公斤猕猴桃售价20元,收益高达7万元。“贫困户在技术、资金和市场能力上都有欠缺。传统的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形式,贫困户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技术问题,并由此带来投资投劳失败的风险。”岳西县华之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礼慧介绍。 

        为解决这一难题,2012年起,华之慧公司从贫困户手中流转土地310亩,按照技术规范栽种红心猕猴桃。经过精心管理,基地里的红心猕猴桃于2014年开始挂果,盛果期亩产可超过1500公斤。同年,公司再将基地反租倒包给贫困户,并以保护价同贫困户签订保底回购协议,弥补市场价格较低带来的风险,解决了贫困户因栽种红心猕猴桃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不能当年投资当年收益而难以发展的问题。在红心猕猴桃还没有产出时,贫困户按照每亩每年400元、山场每亩每年25元的土地租金以及日均男工110元、女工80元的用工工资获取收入;在红心猕猴桃有产出时,公司将基地反租倒包给贫困户,让贫困户有自己的产业,能增收脱贫。 

        红心猕猴桃是高级营养保健水果,被誉为“神仙之果”“果中之王”,相比岳西传统农产品,它属于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岳西虽然适应猕猴桃种植,但发展红心猕猴桃还只处在起步阶段。华之慧公司作为投资方,利用其资金、技术、市场、品牌优势,负责红心猕猴桃栽培技术指导,实行订单收购,保障农户种植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2016年汛期,该基地遭山体滑坡自然灾害,其中20亩红心猕猴桃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公司主动承担全部经济损失,将种植户的风险化解为零。  新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猕猴桃,除安排带动当地26人稳定就业外,还吸纳临时用工和季节用工2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每月工资收入在3000多元。

        电商助农趟出进城新路  

        2016年,岳西县华之慧农业有限公司红心猕猴桃基地的猕猴桃进入盛果期,眼看着公司和农户都将赚个盆满钵满。“我们想发展红心猕猴桃增收,但最担心的是果子成熟后卖不出去。”这是包括王德华在内的很多农户对发展产业存在的顾虑。  

        如何突破信息流、物流的瓶颈,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2016年9月,安徽邮政启动与华之慧公司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岳西红心猕猴桃项目,帮助华之慧公司的40余户农民销售红心猕猴桃3万余份,销售额达200万元。  

        传统的销售渠道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由于中间收购环节的存在,无论种植收成如何,农户很难实现稳定增收。“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解决农户在农产品运输、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问题,让优质农产品快捷地递到消费者手中。”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安庆市分公司总经理解卫卫介绍。 

        安徽邮政构建“农资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在解决贫困地区、贫困户农产品“卖难”问题上,发挥网络配送优势,通过线下1500个邮政网点、1.6万个邮乐购站点,线上免费为农户提供邮乐购销售平台,帮助农户趟出农产品进城新路,将大山深处原生态、绿色优质的名优特产品推向全国各地,促进了当地农产品销售、贫困户创收增收。  此外,岳西县还依托安徽第一蚕桑大县和中石化帮扶岳西的优势,延长蚕桑产业发展链条,在来榜镇关河村、五河镇百步村,分别成立岳西县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岳西县思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贫困户+中国石化易捷便利店”方式,规模化发展桑枝木耳、桑枝蘑菇等生态食用菌产品,产品热销武汉、合肥、南京等各大城市,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安庆日报)

        家门口就业,实现幸福脱贫

        “去年,我在家门口的电子厂上班,领了工资2.52万元。”冶溪镇司空山村胜利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胡美华高兴地说。

        胡美华所说的电子厂全称岳西县明杰电子有限公司,是安徽天鹅集团所属电子公司的代工企业,厂址就在冶溪镇乡间,当地有157名群众在该公司上班,其中像胡美华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7人。

        现年40岁的胡美华一家5口人,婆婆76岁,体弱多病,大孩子正在读大一,小孩子在镇上小学读4年级,为了家庭生计,丈夫常年在外务工,胡美华则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小孩。可想而知,一个劳力负责一家5口人的生活和2个孩子学杂费及生活费的困难程度。“幸亏家门口开了电子厂,让我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胡美华说,加上丈夫3万元务工收入,去年工资收入就有5.52万元,顺利脱贫了。

        通过查看明杰公司的工资表,显示在该企业上班的5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6年共领到工资75.44万元,人均1.48万元。

        “企业在农村,贫困户不离乡不离土实现就业,是值得推广的幸福脱贫模式。”冶溪镇镇长王金桥说,下一步我们将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贫困户幸福脱贫。

        “将车间建在乡村,方便了群众就业,公司也得到了发展,实现了双赢。”天鹅集团董事长储荣生介绍,目前,天鹅集团在温泉、莲云、冶溪、店前、来榜5个乡镇设立了代工厂,下一步,将在和平乡和田头乡增设2个代工厂,吸引更多不能离开家又有一定空闲时间的贫困人口就业,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岳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

        打造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同合作,工资第一个月我给大家保底3000元,待技术学会后多劳多得。”安徽天有轻纺织品分公司总经理邵小叶在头陀镇梓树村分厂开业时说,“梓树村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即可就业赚钱,不须“背井离乡”,就能实现脱贫奔小康。”

        “将工厂车间打造成‘扶贫车间’,是一举多得的扶贫举措,既利用了闲置资源,又解决本村贫困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能够给贫困家庭带来稳定的收入,变输血为造血。”村干储成照说

        “一开始由于对机械不熟练如果按件计算每天只有30元,通过两周对技工操作熟练每天达到80元没问题,既能在家伺候老人和照顾小孩,又稳定增收。” 贫困户刘爱华说。

        依据“百企帮百村”扶贫攻坚安排,安徽天有纺织品有限公司结对帮扶梓树村,总经理邵小叶多次亲自到村到户走访调研,决定把安庆总厂机械搬一部分到村里利用闲置的茶厂做车间,并充分利用农村空余劳力,助推脱贫攻坚。

        安徽天有轻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鞋帽、服装、箱包、手套及轻纺织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种鞋饰研发设计、品牌服装贴牌生产专业外贸实体公司,2016年被美国评为最具信誉度的公司之一。

        发展桑园基地建设推进产业精准扶贫

        “我家原有1亩桑园,今天镇上免费发放桑苗,我领了些,回家马上就栽插好,今年准备再新发展4.25亩。”北山村斑竹组贫困户张金苗,领着桑苗笑着说。像张金苗这样开心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北山村王龙组贫困户张孟生,家中4人,原有桑园2亩,这次又新发展了1.3亩。

        “蚕桑产业周期短、见效快,是一个较好的扶贫产业,当年栽插当年就能见效。据测算,当年新栽一亩桑园,管理的好,当年就能养1张蚕种,实现蚕茧收入1600元左右;第二年达到3500元左右,第三年后正常生产,年收入5000元以上,蚕茧价格好的话,效益更好。”农技站副站长叶海峰介绍到。

        “在抓蚕桑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更会搞好后续的技术服务,农业站将为发展桑园的贫困户,举办桑园管理和养蚕技术培训班,做好技术服务,真正让蚕农增收,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农技站站长储胜利说。

        据悉,2017年中关镇按照县桑园基地建设任务要求,结合产业精准扶贫,发展高标准桑园334亩,全部为优良品种强桑一号。其中贫困户196户,247亩,户均1.3亩。

        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中关镇始终坚持走“造血式扶贫”的路子,在精准摸清贫困户产业基础上,根据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发展各种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脱贫也就更有信心了,生活也会越来越好的。”张金苗信心满满。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居委)

        印260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58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