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岳西脱贫攻坚专题首页 >工作简报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62期

        作者:岳攻办  来源:  时间:2017-04-20 15:29:57  查看: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62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4月7日

        【工作动态】

        魏晓明到菖蒲毛畈村住村调研

        4月5日下午至6日,市委书记魏晓明深入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住村调研脱贫工作,并召开产业扶贫、扶贫小额信贷座谈会,与部分贫困县乡村、市直有关单位、涉农金融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共商产业脱贫大计。市领导刘大群、张君毅、宋圣军、周东明、董磊、张小青参加座谈会。

        毛畈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及休闲农业,走出一条产业精准脱贫路子,2016年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4月5日傍晚,魏晓明来到毛畈村村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面对面交流,了解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情况。魏晓明充分肯定毛畈村脱贫工作,鼓励村两委一班人继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推动集体经济强起来、村民富起来。

        4月6日上午,魏晓明主持召开产业扶贫座谈会,就制定我市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听取意见建议。魏晓明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各地要把培育产业、壮大企业摆在脱贫攻坚的首位来抓,以实施安庆特色种养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扶贫工程为抓手,把握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三个关键点,努力实现“两增一强”,即贫困户增收脱贫、村集体收入增加、企业竞争力增强。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聚集各种资源投向一批有实力、条件好、成长性强的龙头企业,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五朵金花”。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因地制宜,搞好产业规划,实行一企联多村、一村联多企,真正实现多方受益、合作共赢。要用好用活财政奖补资金,重点加大新产品研发、技术指导、就业培训、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支持力度。要坚持市统筹、县落实,建立健全考核奖惩追责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促进工作落实。

        扶贫小额信贷是产业脱贫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4月6日下午,魏晓明主持召开扶贫小额信贷座谈会,就我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方案听取意见建议。魏晓明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工作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搞小额信贷就是需要“绣花”。当前搞小额信贷,银行有压力,企业有需求,老百姓有政策,关键是要政府推动,事情才能干成。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发扬担当精神,在方式方法上大胆探索。要进一步拉高标杆、扩大范围、做大规模,实现贫困户授信全覆盖。要针对不同主体、不同产业,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可持续的政策措施。要创新金融扶贫产品,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注重加强风险管控,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市实际的金融扶贫路径。

        【经验做法】

        冶溪创新机制铺就“致富大道”

        位于冶溪镇白沙村徐文松的羊圈内,200余只山羊长势喜人,徐文松正在拿着奶瓶给刚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随后处理好羊圈的其他事情。

        因髋关节不好,徐文松不能干重活,一直没有摆脱贫困。通过发展养羊产业,终于2015年脱贫。徐文松说起自己脱贫后,在驻村扶贫工作队指导帮助下,他正带领贫困户们正在开拓的事业。拥有多年养羊经验的他,成为冶溪镇扶贫过程中摸索出的“合同式扶贫”的农场主。

        2016年,徐文松投入10余万元建起了占地2000平米的羊舍。利用帮扶单位和乡村各级的帮扶资金,发展山羊养殖,发放给贫困户。“我们买羊让他帮忙养,养成了算贫困户收入。”白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方少春说,“村两委、家庭农场与贫困户三方签订帮扶合同,每户可以买5只羊,每只羊贫困户出100元,政府出400元,贫困户们把羊寄养到徐文松的家庭农场。这种‘合同式帮扶’,让没有脱贫办法的贫困户就有了出路。”

        徐文松介绍:“按目前价格,每只羊去除成本可以赚700多元,可以给与我签订合同的20名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徐文松负责羊成长过程中的所有事情,如若羊生病了,算徐文松的损失,但如果下崽,也算徐文松的收入。因为达到养殖规模,徐文松的家庭农场还可享受政府的补贴,“有政府帮我们宣传,扩大影响,销路也更加宽了。”徐文松说。显然,“合同式扶贫”政策对他和农户来说是共赢的。

        在冶溪,像徐文松这样,在新扶贫机制帮扶下,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事例还有很多。2016年,大山村首创“期权扶贫”新模式,无论贫困户家庭有无发展能力,都能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能增收。2016年,大山村成功从贫困村出列,38户82人摘了贫困帽。

        大山村村民胡从升今年50多岁,因患直肠癌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有6口人。考虑到胡从升的身体状况,冶溪镇给他安排了黄牛、土鸡、鱼塘、肉驴以及木耳棒等5项期权。这样,在年底结算时,仅几项期权收益,胡从升的收入就增加了近10000元。

        像胡从升一样,大山村免费为36户无资金、无劳力、无资源的“三无”贫困户配发123份期权,受益317人。已配发的肉驴、光伏分红19900元,加上年底配发的土鸡、黄牛等股权分红,每户可以增收2000元。冶溪镇还为17户“一有两缺”的贫困户配发实物期权,同时提供技术支持。

        县政府办选派干部、大山村第一书记蔡晓禹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期权扶贫’模式,拓宽产业链,完善技术服务,做实百姓致富通道,确保实现可持续增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根据大山村1600亩夏秋茶,新建茶厂一座,再次探寻增收渠道。”

        创新工作方式和机制,才能科学精准有效扶贫。冶溪镇通过实施这些长效的扶贫机制,将贫困户的收益保障最大化,有效防止了贫困户“短期脱贫”现象。

        桃花林中闯出致富路

        春雨绵绵的清晨,桃花被雨雾朦胧了面庞,显得分外妖娆,一群羽毛美丽,体态优雅的珍珠鸡正在桃树下踱步觅食,伴随着它们热闹的叫声,叶年节在这画卷一般的果园里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叶年节,33岁,莲云乡莲塘村人,从小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选择外出温州打工,常年的背井离乡让叶年节对家乡魂牵梦绕,心里埋下了一颗返乡创业的种子。2011年回乡,叶年节发现家乡荒地很多,常年的销售工作让叶年节见多识广,他立刻将目光瞄向了发展前景较好的果木种植业,心里那颗创业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2012年,叶年节通过自带资金和政府贷款,租下了绣球村民家中荒地及林地,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创业路。刚返乡的叶年节在果木方面经验不足,种植的葡萄和西瓜都因气候、水土等原因导致血本无归。但这些挫折没能阻挡叶年节的脚步,怀揣着梦想,叶年节坚持一边学习果木知识,一边寻找更适宜家乡土壤与气候的果木品种。

        2013年至2014年,叶年节开始陆续种植梨子和冬桃。发展至今,叶年节的山场已有7百多棵梨树,6千多棵桃树。2016年桃树、梨树开始挂果,预计今年梨子产量达到5000斤,冬桃产量达到2万斤。“山场的种植面积还在持续扩建,预计今年果木规模达到百余亩”叶年节说。

        由于果木的生长周期长,无法达到短期收益的效果,2012年,叶年节利用林地资源,发展养殖业,散养土鸡。这种纯粮喂养和林地放养的土鸡肉质鲜美,引得很多人前来购买。现在,年出栏超过4000只,产蛋量2万多枚,年净利润达到6万多元。2016年,为打造特色养殖,叶年节引进了700多只珍珠鸡。

        现在,叶年节的山场里有近5000只鸡散养在山场内,不仅为果木提供了农家肥,也为林地添置了天然的除草剂和除虫剂,从而打造了一条生态立体化发展的产业链。今年,叶年节还开始试养羊和黑猪,促进山场项目的多样化。

        种植果木,不仅可以收获到果实,同时在开花季节可以吸引人们前来观赏。叶年节规划在果园实际挂果后开放采摘项目,打造乡村旅游,并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叶年节家已于2016年脱贫。“路要一步步走出来,规划也要一步步来完成,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把树种好。”叶年节说。

        【典型引路】

        王传旺:昔日贫困户,今日“领头雁”

        一走进大山深处的巍岭乡巍岭村仙包组,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药草香味,连片的中药材基地也随即跃入眼帘。这就是巍岭村仙包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药材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白芨、七叶一枝花、苍术、黄精、玉竹、石斛等药材长势喜人。一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穿着朴素的药农,正在基地上躬身劳作,他名叫王传旺,是巍岭村仙包中药材基地的负责人。

        王传旺从小在巍岭村长大,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也感受到了贫困给村民带来的窘迫。老王家共5人生活,妻子早年亡故,和儿子、儿媳、孙女、孙子共同生活。前几年,为供养两个孩子上学,家庭困难,被评为贫困户。谈及此事,憨厚的老王脸红了,他说:“我有手有脚,贫困户的帽子戴在头上,不是啥光荣的事。当时,一门心思想寻找一条致富途径,早日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巍岭村位于我县东北边陲,大别山腹地,与潜山县板仓保护区交界,海拔落差大,是传统的野生中药材优良产区。当地群众一直有采挖药材和培植药材的传统。2015年,巍岭乡出台《关于实施巍岭乡“415”示范扶贫项目的通知》,按照“产业到村、扶持到户”的原则,以产业为抓手,将中药材种植作为优势特色产业纳入重点扶持,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为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巍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充分调研,因户施策,推进中药材等产业发展,精准帮扶促增收。

        县、乡一系列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出台后,在帮扶单位中石化安徽分公司以及县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求证、参观学习、小规模尝试种植,巍岭村最终采取“帮扶单位+技术单位+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挥能人带动效应,组建仙包中药材合作社,鼓励村集体、贫困户入股,推进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发展。

        “根据巍岭村气候特点和以往种植经验,在皖西学院等技术单位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中药材种植品种。县农机局和中石化安徽分公司及时帮助落实发展启动资金18万元,用于支持发展中药材产业。‘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当时最缺的就是产业发展带头人。得知这一消息,王传旺自告奋勇,凭借自身多年种植中药材经验,牵头成立仙包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吸引20户农民入股,其中11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巍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和明介绍说。

        如今,合作社已经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300余亩。2015至2016年,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共计收入26万元,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巍岭周边群众也开始种植中药材,种植规模达300多亩。王传旺低价出售自己培育的种苗,无偿传授种植技术。他说:“我富了,也要帮助大家致富,只有大家富了,我们巍岭村才会越来越好。”现在巍岭村逐渐成为中药材种植专业村。

        随着大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中药材需求旺盛。下一步,王传旺计划带领村民将中药材种植回归山场,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开发山林中药材基地1000亩。“山场租金少成本小,而且中药材基地不长杂草,病虫害少,种出来的药材药效更好。另外,中药材种植风险小,可随市场行情选择销售时机,群众更愿意投入。”王传旺介绍说,“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知道我的想法后,主动上门对接,为我支招,帮我申报项目、收集信息、筹措资金、联系种苗,跑前跑后地准备各项工作,极力鼓励我把合作社建成一挂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的高速列车。”

        “中药材种植每亩每年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仙包中药材基地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农户每年股份收益在4000元以上。王传旺将自己在基地务工收入的2万元和多年积蓄的2万元,投入到基地建设中来,股份年收益达1.6万元,加上出售中药材种苗的收益,还有儿子、儿媳在外务工收入5万元,全家年人均收入达2万余元。更值得欣慰的是,通过老王的示范效应,带动周边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巍岭村委会主任王长焰介绍说。

        2016年,王传旺按照程序,主动申请,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望着鲜红的《脱贫光荣证》,老王开心地笑了。昔日贫困户,变成了今日致富的“领头雁”。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居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63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