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77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8月7日

【特色做法】
举办扶贫夜校提升贫困户综合素质
为全面提升贫困户的综合素质,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黄尾镇创新载体,在各村定期开办扶贫夜校,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传授生产技术、教会致富方法、树立脱贫信心,让“扶贫夜校”成为脱贫攻坚的“加油站”。
参加扶贫夜校的是各村贫困户,每户一人或多人参加。根据每次扶贫夜校主题确定多名讲课人,主要有镇、村干部,民政、卫生、教育、林业、农技等镇直单位人员,也可以是群众身边的致富能手或贫困户,要求讲课人要带着政策讲、带着问题讲、带着技术讲、带着感情讲。讲课内容力求丰富多彩,主要是干部宣讲一次扶贫政策,致富能手传授一次致富经验,脱贫典型分享一次脱贫心得,农技人员辅导一次特色种养技术,未脱贫户讲一次听课感受,征求一批贫困户的意见等方式。讲课的语言力求通俗、简单,让群众听得懂。“晚上在家门口听听课真不错。过去看了明白纸上的政策,还是不太懂。现在一听宣讲就全明白了,也放心了。”黄尾镇严家村贫困户汪守祥说。为方便群众参加,夜校地点一般安排在村部、村小学或贫困户家,每村分3至5个片举办,每月一次,每次2小时。
每场扶贫夜校都安排有现场问答环节,增强学习效果,让群众积极参与。在黄尾镇黄龙村的扶贫夜校现场,不少贫困户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家小孩得了过敏性肾炎,能否申请慢性病?”“残疾人补贴有哪些?”“七月菊怎么回收? ”……对此,村里专门请来了卫生、民政、林业部门的干部进行了讲解。黄尾镇党委书记舒寒冰说:“扶贫夜校宣传扶贫政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群众在一问一答中加深了印象。夜校也给贫困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和互相学习的平台。”
黄尾镇在扶贫夜校的组织保障方面,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求各村扶贫工作队长具体抓扶贫夜校的落实工作,负责授课人、方式、主题、地点、时间、纪念品等事项的确定;各村包村干部参加并负责督促落实,确保每次扶贫夜校办出实效,真正让干部有所得、群众有所获。二是强化过程管理。每个村建立扶贫夜校活动开展、日常管理的工作台账,要把每次夜校活动的信息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主讲人、教学内容、参加人员签到、取得效果、活动记录、现场照片等规范存档,并报镇脱贫攻坚指挥部。
莲云乡聚力决战贫困奔小康
夏日炎炎,脱贫攻坚正当时。近日,岳西县莲云乡莲塘村贫困户余永记家,90后扶贫专干储文娟正在上门宣传“351”“180”“1579”等健康扶贫政策。“小储是家门口的大学生,对政策掌握得准、讲解得透,我一下就记住了。”余永记笑着对笔者说。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扶贫工作力量,该乡在前期各村均配备1名大学生扶贫专干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聘为各村再增添2名大学生扶贫专干。“这些大学生基本素质高,特别是对互联网很熟悉,扶贫基础信息里涉及产业等各方面的大数据很多,让这些大学生来操作,效果非常好。”莲云乡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干部力量配备最关键。莲云乡大力整合调动人力资源,将区乡骨干力量充实到攻坚一线。在6个村各配备1名正科级脱贫攻坚专职书记,负责脱贫攻坚的牵头抓总工作;配备扶贫工作队长和3名大学生扶贫专干,精准开展脱贫攻坚基础信息、档案整理、政策宣传等工作。统筹区乡干部力量,抽调得力干部到乡内177个村民组任脱贫攻坚专职组长,实现组组全覆盖,搭建缜密的脱贫攻坚网格。
为有效推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该乡建立乡、村两级月例会和报表机制,每月1至2日为村级例会日,每月5日为乡级例会日,安排布置当月工作,研究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工作,对区域内贫困户的基本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乡财政预算安排脱贫攻坚专项资金。建立防范返贫机制,为贫困户每户购卖100元的大病和意外综合保险,防止脱贫户因病、因意外返贫。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实行月督查、季考核。每月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逐村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录像、现场下发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到位。将扶贫工作考核分值提升至综合考核总分值的一半,并将考核结果计入干部档案,与干部选拔任用、绩效挂钩,严格奖惩。结合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大抓党建促扶贫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媒体关注】
岳西:兜底线保民生促脱贫
岳西县综合运用医疗救助、孤儿救助、临时救助等多种救助政策,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健全养老助残服务体系,为困难群众撑起民生“保护伞”。
走出困境,实现增收脱贫
盛夏时节,岳西县鸿福养老服务中心内笑语融融。病人储小英在护工的悉心照料下津津有味地喝着绿豆汤,还不时和护工拉着家常。今年32岁的储小英是响肠镇请水寨村徐垅组人,2015年8月,她突发脑出血昏迷33天,整个右小脑被切除,花去手术费用40多万元。手术后的储小英只有右手可以稍微活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丈夫方华江要日复一日地照顾她,全家因此陷入困境。
今年正月,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储小英被送进鸿福养老中心,得到了妥善照顾。方华江也安心到安庆务工,日均工资100至130元,今年上半年增加收入近2万元。鸿福养老服务中心是县民政部门公建民营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为许多类似储小英这样的家庭解放了长期被“捆绑”的劳动力,切实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
2016年2月,响肠镇方慧经检查患尿毒症,高昂的手术费用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举步维艰。中国石化在岳西挂职的副县长黄长水了解这一情况后,协调县民政部门、映山红爱心协会、慈善协会,筹措资金,帮助她治病渡过难关。方慧病愈后,黄长水又牵线搭桥,于今年3月安排她到岳西县思民生态农业公司就业,月均工资收入2400元。方慧母亲也随其到公司,一边照顾方慧起居,一边在公司食堂做饭,月工资收入1500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岳西县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工作中,推进养老机构转型升级,增加69个就业岗位,吸纳困难家庭劳动力就业。此外,加强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新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农村幸福院10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76个。养老事业的发展也成功帮助许多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积极作为,扩大政策效应
来榜镇黄泥村汪明智今年10岁,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后来,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汪明智成为孤儿,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汪明智每月可领取660元的孤儿基本生活费,学校还为其减免学杂费用、安排营养餐。2015年,镇政府安排2万元为他家实施危房改造项目。民政部门将其爷爷奶奶纳入五保对象,给予每人每月生活补助330元。这样一来,汪明智一家3口每月可领取到1320元的生活保障金,能满足全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岳西县整合救助和扶贫政策,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天堂镇石桥村龙西组村民王旵升今年67岁,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今年3月初,王旵升儿子患精神病,镇民政办帮助将其送到市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6月份为其办理精神病二级残疾证,每年有精神病救助2000元、药补1000元。同时,扶持王旵升养殖山羊100只,给予养殖资金2000元,帮助办理小额信贷4万元,现在王旵升家已成功脱贫。
天堂镇在扶贫和低保动态管理中,统一信息比对,在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的同时,积极主动推出创新举措,扩大政策效应。对本镇五保户和A类低保家庭,按每人50元的标准统一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镇政府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大病住院各种补助到位后个人自付部分再给予50%救助,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万元。由镇出资43万元,保障五保户、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对建设较早需维修加固的房屋,按每户1.5万元的标准统一组织施工,共为57户粉刷外墙和安装门窗,为18户解决了饮水难题。
天堂镇的做法只是岳西县创新思路推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全县各乡镇立足实际,将民政救助政策与脱贫攻坚任务全方位衔接,多点发力、精准发力、组合发力,不让一名贫困群众掉队,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施策,筑牢保障防线
岳西县脱贫攻坚正处于攻坚拔寨时期。为啃下因病致贫、返贫这块“硬骨头”,今年7月10日,县政府出台《岳西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补充规定》,对因患重特大疾病在省内就医,医疗支出经各种救助后,年度内合规费用支出仍超过1万元,家庭实际生活水平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员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对符合再救助条件的人员,按个人年度自付合规费用减去1万元起付线后再分档救助:0至5万元,按50%计算;5至8万元,按60%计算;8万元以上的,按70%计算,再救助最高封顶线为10万元。为巩固脱贫成果,岳西还出台《边缘群体困难专项救助实施办法》,切实做到兜底线保民生。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创新完善机制,综合施策,严格动态管理,确保各项救助政策落到实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由于筑牢了民生保障底线,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
截至今年6月,岳西县在册农村低保对象9461户23698人,其中A类对象4356人,B类对象8579人,C类对象10763人,通过涉农资金“一卡通”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58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67746人次,拨付救助资金1486.75万元;救助生活无着人员215人次,支付救助金22.8万元;救助孤儿649人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资金42.83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83万元。自2016年10月起实施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政府兜底累计保障1634人次,支付保障金额153.43万元。2017年度全县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181人,一二季度共发放农村五保生活资金1031.5万元。(安庆日报)
【一线风采】
夏西华:脱贫路上献真情
“我在建房过程中,资金遇到困难,你来看望、帮助我,真的感谢你。离开你们,我家住的还是危房。”8月5日,在河图镇岚川村胡湾组余夕兵家在建的一楼堂屋里,余夕兵对前去看望他的岳西县西华装饰公司负责人夏西华这样说。
夏西华,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早年在外务工,后回乡创业。从最初的泥瓦工、水管工到经营卫浴,靠着务实和拼搏,慢慢立足于岳西建材和装饰行业。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岳西义工联盟开展的助学活动,自此以后,他就和义工联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影响下,爱人和孩子先后加入义工联盟。7年间,他和爱人、孩子风雨无阻,只要有时间都积极参加义工联盟组织的各类救助活动。在他的支持和鼓励下,爱人储桃云从第二届开始就担任义工联盟理事。
义工联盟是一个纯民间公益组织,帮扶和救助完全是凭着所有会员的一颗爱心,但随着活动的开展,发生变故的家庭和个人都会慕名而来,希望能得到帮助,夏西华经营的卫浴店,便成了联络场所,夫妻二人不管是谁在店里,都会热情接待和耐心倾听救助者的述说。上门走访、整理资料、发救助帖、做轻松筹……这些成了他们夫妻二人的本职本职工作工作。
2015年,和平乡吴松山骑摩托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掉落到悬崖下,三人受伤,在急需治疗费的情况下,他们夫妻二人及时向社会发出救助,先后筹得医药费用20余万元,缓解了该家庭的压力;同年,来榜一幼儿发生严重车祸,夏西华得知后,立即安排爱人走访并积极向社会呼吁,为伤儿募得救助资金6万余元。
在他们的共同影响下,如今大女儿也是一名忠实义工,积极参与义工联盟开展的各类活动。7年里,夫妻二人拿出近10万元的救助资金,帮扶救助各类困难群体;自储桃云担任理事后,全家就定下一个协议,每年拿出2500元作为义工联盟基金。
上周,河图镇岚川村结对帮扶单位县委统战部联系到夏西华,告知岚川村里一户低保家庭正在进行危房改造,遇到资金缺口,希望他能帮一把。夏西华二话不说,立即答应。利用周末,带上1000元专门去看望余夕兵。“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应该力所能及的帮助那些困难家庭和人群。”夏西华说。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居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