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岳西脱贫攻坚专题首页 >工作简报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86期

        作者:岳攻指办  来源:  时间:2017-10-18 09:22:32  查看: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86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10月18日

        扶贫日活动

        科技助力岳西脱贫攻坚论坛

        暨专家团聘任仪式举行

        10月17日,科技助力岳西脱贫攻坚论坛暨专家团聘任仪式举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研究员孙怡宁,省农科院院长徐义流,安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时珍,省农科院副院长刘万程及其他20余位专家,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东明,县领导江春生、李昌群、王彰平、徐昭、程谦、张卓、董伟、许洪斌、王文森及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负责人参加仪式。

        仪式上,县长江春生致欢迎词;县委副书记徐昭主持聘任仪式;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程谦宣读专家聘任文件;全体人员观看岳西县脱贫攻坚专题片;思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及友农高山蔬菜合作社负责人作科技创新助脱贫情况介绍。

        周东明、江春生共同颁发“科技助力岳西脱贫攻坚”专家团聘任证书;江春生代表县政府与省农科院签订《农业科技合作意向书》;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与安徽圣桑公司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书》;仁创集团、安徽省明堂山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宣布设立岳西县教育扶贫基金、岳西县旅游扶贫基金。

        随后,科技助力岳西脱贫攻坚论坛举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运动与健康信息技术研究室首席科学家孙怡宁,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院长刘盛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蒋长流,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廖万有,安徽省农科院土肥所所长、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其安,安庆师范大学教授郭永昌,深圳市中投商业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毅,海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安庆同安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储节义等8位专家出席论坛。

        各位专家以“发挥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奋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立足岳西县资源禀赋,围绕岳西县2017年脱贫摘帽,就如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打造全省脱贫攻坚标杆做精彩发言,从不同的方面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

        全国扶贫日 岳西唱响“巾帼曲”

        为迎接10月17日第4个扶贫日的到来,县妇联精心部署、广泛动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凝聚巾帼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扶贫日主题活动,唱响了铿锵有力的岳西扶贫“巾帼曲”。

        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活动。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载体,大力宣传扶贫政策,在“岳西女性”公众号开辟巾帼脱贫风采录专栏,系列报道在岳西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妇女典型。

        开展一次集中大走访。在全县范围内,各级妇联组织发动辖区内社会组织、巾帼志愿者等到贫困户家中开展扶贫走访、爱心慰问、健康义诊等活动。

        开展扶贫“一日行”实践活动。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爱心人士,深入贫困户开展扶贫体验活动,帮助异地搬迁户开展“五小园”种植、帮助贫困户整理卫生,清理乱堆乱放等,以及组织爱心人士为贫困户捐款捐物。

        开展一次帮扶系列活动。为80名贫困妇女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资金4万元,给42名贫困重病妇女送去慰问救助金36300元、实施“春蕾计划”帮助51名贫困儿童,发放资助金25700元,以及关爱五保老人等活动。

        县妇联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扶贫日”活动,大力宣传扶贫政策,营造“人人共唱曲”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妇女在脱贫攻坚战中“半边天”作用。

        成效展示

        田头:畅通工程开辟脱贫路

        “我叫程革生,家住田头乡田头村王湾组,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家这里地势高,交通闭塞,以前到街上买东西要走好几公里的小路。去年实施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硬化了我们组到主干道2.5公里的水泥路,到街上方便多了。”岳西县田头乡田头村王湾组群众程革生说起家乡的变化。

        2017年,畅通工程将田头乡的道路连接到邻村,把相邻村民组的道路打通,串连成了一条大环线,彻底改变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田头乡百姓住在深山,除去外出打工的家庭,其余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茶叶、蚕桑、薏仁米和养猪。过去,因为交通不便,大山阻隔,卖个茶叶走路要花大半天时间。现在路通了,到哪卖都方便,茶叶、薏仁米、苓芝等特产有不少人上门收购,省时省力,方便好多。

        2017年,田头村易地扶贫搬迁点选在王湾组,物料进出十分方便。“我去年买了辆双排座(小货车),每天往返县城跑货运,一年下来收入增加不少,去年就脱贫了。”程革生说道。

        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大大改善了田头村的交通条件,让大山深处农户的农特产品走出山门,方便出行。

        一串新钥匙开启新生活

        秋高气爽,风景宜人,白色的墙壁上映衬着黑色琉璃瓦,平整的道路旁矗立着一颗颗柳树,秋季的毛尖山乡板舍村易地扶贫搬迁牛形两排集中安置房在青山绿水间格外引人注目。

        9月30日上午11时58分,在“噼里啪啦……”喜庆鞭炮声中,板舍村牛形安置群众的脸上笑容灿烂,乡长殷仲高、人大主席蒋旺来率乡村帮扶干部在中秋国庆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帮他们贴对联,向他们致以祝贺,并集中送给他们特殊的节日礼物——进入安置新房的钥匙,安置群众各自将用拿到手一串新钥匙开启新生活!

        毛尖山乡板舍村易地扶贫搬迁牛形集中安置点总投资达270万元,距离209省道仅60米,近处有团包公园、板舍河、文化广场等休闲场地,又有上舍小学、村卫生室,蔬菜基地、流水养鱼、区位优越。

        “老房子离商店远,现在搬到街边,买东西更方便了,还能到公园广场上转转,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搬进这么好的新房子。”大爷江学胜笑着说,一大早老夫妻俩就到分到的新房打扫卫生。刘英红原本房屋属于危房又在偏远地区,现在搬到了安置点,“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这里路好,出去方便,离学校又近,今年年底准备就在家周边务工,打算明年让孩子就在旁边的学校读书,很方便。”对于新生活,他已做好了发展的准备。

        “板舍村新建安置房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人均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标准,经过加班加点建设,目前水电均已入户,房屋均已达到了入住标准,目前已有12户搬迁入住。配套的蔬菜基地和流水养鱼等项目也在紧密建设中。”乡政法委员、板舍村书记胡志东介绍说。

        “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总攻阶段,群众住房安全保障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指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实现“啃掉”危旧住房这块“硬骨头”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不同的搬迁安置群众,通过光伏发电、带资入股、产业奖补、进入扶贫工厂、保障兜底等不同的扶贫政策,因户施策,同时注重激发安置群众内生动力,增加他们的收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实现小康生活。”乡党委书记刘亚维说。

        媒体关注

        岳西脱贫故事:日子越过越红火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记者初到岳西时最直观的感受。位于大别山腹地安徽省安庆市的岳西县,是纯山区县。由于自然及历史等条件的限制,岳西县一直是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面积最大、程度最深的县份之一。

        暑去秋来,中秋翩至,岳西县的脱贫攻坚战役始终没有停歇。在这个中华传统的团圆佳节,记者来到大别山腹地困难群众的家中,倾听他们的奋斗心声,感受他们的脱贫故事。

        危房换新居

        对储四喜来说,10月1日这天不仅仅是举国欢腾的国庆节,更是自己一家三口乔迁新居的日子。

        在岳西县天堂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四栋地中海式的住宅楼静静矗立,储四喜的新家就在这里。“我家是三居室,有75平方米。”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新家时,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储四喜家过去一直住在山边的一间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土坯房里。“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储四喜回忆道,“每到雨天,我就格外紧张,一边拿盆去接屋顶的漏水,一边提心吊胆,担心泥石流发生。”

        为了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岳西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为他们兴建新屋。在全县范围内,各个安置点总共搬迁1202户,合计3885人。每个搬迁户拿到钥匙时,迎接他们的都是一套可以“拎包入住”的新房,墙面粉刷、电路、卫浴等都已统一解决。

        中秋节这天,储四喜把同村的大哥二哥都叫到自己的新家里,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虎头鞋祖孙情

        53岁的陈月南家在中关镇斗水村柴岭组,家有5口人。老伴儿王学方在家里料理农活,儿子和儿媳在江苏打工。孙女读书开销越来越大,仅靠家中现在的收入,支撑越发艰难。

        今年7月,陈月南来到村里的扶贫驿站,找到了一份做虎头鞋的工作。每个星期她都会到驿站里领取做鞋的材料,然后拿到家里去做。“这份工作既能赚钱,也不耽误照顾孙女。”陈月南说。这个学期她给孙女报了舞蹈兴趣班,“现在我也能让我孙女跟其他孩子一样去学舞蹈了。”陈月南笑着说道。

        为了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岳西县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县内企业到村里建设扶贫工厂、扶贫驿站。目前已建成的81个扶贫工厂和40个扶贫驿站里,总共吸纳了1261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约两万元。

        “中秋了,我们老两口和孙女三个准备去村里买点肉和月饼,再给孩子买些爱吃的东西,一起过个团圆节。”与记者谈话间,又一双锁好边的虎头鞋在她手中完成。

        “精准扶贫”讲述岳西故事

        从首批被列为国家重点贫困县开始,岳西一直是脱贫战场上的重要关卡。据岳西县外宣办主任徐进群介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方针下,2016年岳西县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9.7%下降到4.5%。群众享受到了健康脱贫、教育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等带来的政策帮扶。”田头乡柳畈村村民柳张宪,因妻子患病,本需支付两万多元医疗费,但因得到健康脱贫政策的帮助,最后自己只负担了3000多元。隔壁上畈村的柳岳文,因患病无力支撑子女的学杂费,在教育扶贫政策的帮持下,他的孩子们都能入学接受正规教育。在岳西县,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中秋这天,岳西的山区里下起了蒙蒙细雨。天气微凉,而人暖情深。在这里,脱贫攻坚的战役仍然继续,奋斗致富的故事正在上演。 (光明日报)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居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87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