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岳西脱贫攻坚专题首页 >工作简报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96期

        作者:岳攻办  来源:  时间:2018-01-29 10:25:02  查看: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

        第96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1月26日


        工作动态

        安徽省人大代表江春生:脱贫摘帽要做到

        一个不落

        人民网合肥1月24日电(姚庆林)“未来两年,我们还将针对仍未脱贫的群众进行帮扶,做到脱贫摘帽一个不落,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同时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1月23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岳西县委副书记、县长江春生谈及脱贫攻坚自信满满,“一旦验收通过,岳西县有望2017年在全省率先摘帽。”

        据江春生代表介绍,岳西县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6367户110473人,贫困村65个。“目前,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减少至354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98%,已经达到了脱贫摘帽的标准。”

        实招、新招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摘帽

        从地处大别山深处的深度贫困地区,到有望全省率先摘帽,与岳西县大力发展脱贫产业、创新实施健康扶贫兜底等实招、新招有关。

        “茶叶、茭白、瓜蒌是岳西县农家‘三宝’,我们就从群众身边的产业抓起,发展脱贫产业。”江春生代表称,当地以“十大产业扶贫”为抓手,推进“四带一自”模式,目前全县特色农林基地发展至84万亩,其中茶园16.97万亩、桑园6.5万亩、高山蔬菜14.2万亩。

        同时,岳西县结合实际,发展全域旅游,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录,列入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9个、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8个,农家乐发展至800余家,累计带动脱贫25414人。

        岳西县还全国首创PPP模式运作光伏扶贫项目,村级光伏电站实现全覆盖,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11402户安装户用光伏电站,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而针对因病致贫的群众,岳西县在落实省级“351”“180”健康脱贫政策外,还出台“1579”再补偿、“重特大疾病政府再救助”和脱贫人口大病再救助等政策,创新实施健康扶贫兜底。目前,岳西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85.5%,综合补偿比达92%。

        此外,岳西县还不断推进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三大革命”、“八小水利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脱贫要做到一个不落 提升“造血能力”

        “未来两年,岳西县将继续针对仍未脱贫的群众进行帮扶,做到脱贫摘帽一个不落。”江春生代表介绍,“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此外,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也是未来两年安徽省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没有脱贫产业带来的收入,即使贫困户脱贫了也会很快返贫。”江春生代表称,此后岳西县还将就脱贫产业、就业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做好政策保障兜底、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也很重要。”江春生代表认为,更重要的是提升县级自身的“造血”能力。

        建议建设旅游铁路通道

        “提升县级自身‘造血能力’,既需要自身不懈奋斗,也需要各级部门的支持。”为此,今年两会,江春生代表就建议,安徽争取国家同意以六安景铁路规划为依托、按照城际铁路标准实施六安(天堂寨)—岳西—安庆(天柱山)城际铁路,与安九、宁安、池黄等已建、在建高铁共同构建“五山”联动旅游铁路通道。

        “同时建议安徽省加强与湖北省有关方面沟通衔接,共同争取黄冈经罗田、英山、岳西至安庆铁路纳入国家相关铁路规划。”

        “岳西一旦纳入全国铁路路网,对于改善大别山老区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精准扶贫和革命老区爱彩365彩票官方app下载_体育在线365下载_Best365官网登录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春生代表认为,岳西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苦于没有铁路、高铁,“一旦高铁开通,将对大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媒体聚焦

        岳西十大产业促脱贫

        酒好不怕巷子深,陈窖一开香千里。来到安徽省岳西县响肠镇请水寨村“德昔酒坊”,浓浓的酒香扑鼻而至。

        酒坊主人、40岁的储德昔告诉记者,2014年10月他和妻子着手筹划建酒坊,花了1万多元购进30余口缸、瓮,酿酒的原料都是选用山村的优质大米,一年来已投入资金5万余元。

        只有“换脑筋”,才能摆脱贫困。储德昔介绍说,前些年,他和妻子一直在外地打工,赡养年迈的父母,供两个子女上学,日子过得很是拮据。后来,妻子和他商议,还是回家搞点事业。这些年在广东打工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人们喜爱健康养生酒,家传的侗家药酒配制技艺会有市场的。

        储德昔给记者细细地算了一笔账,每1斤大米可产出1.2斤米酒,按目前纯米酒的市场每斤售价5元计算,每斤可获利1.5至2元,一年仅靠销售5000米酒就可增收8万余元。

        在岳西县,像储德昔这样靠自己勤劳致富的脱贫农民越来越多。这也得益于岳西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始终如一地推进产业扶贫政策。

         岳西县坚持特色产业扶贫,以茶叶、蚕桑、蔬菜、林药、养殖、构树、旅游、劳务、电商、光伏“十大产业扶贫”为抓手,推进“四带一自”模式,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实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每个贫困户有两项以上“长短结合”的稳定增收项目,每个贫困村有两个以上特色产业基地,贫困户特色产业收入达到脱贫总收入的50%以上。两个乡镇、两个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村)。

         岳西县加大产业奖补力度,2017年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617万元。与扶贫龙头企业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发展“金鸡扶贫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可就地解决近1000名贫困人口就业,2500名贫困人口带资入股每年分红3000元。

          “很多贫困户想创业但苦于没有资金启动。我们不断创新推进金融扶贫,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82亿元,资金规模全省领先。”岳西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首创农发行扶贫批发贷款5亿元,带动贫困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全省涉农资金整合和“三变”两项试点,计划整合涉农资金5.8亿元,已整合5.62亿元,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使用全过程全方位制度。全力推进就业脱贫,开发公益性岗位321个、辅助性岗位394个、居家就业岗位2342个。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已建设、并通过验收扶贫工厂(车间)94个,吸纳1092户1102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两万元。(农民日报记者 杨丹丹通讯员 胡应武)

        工作成效

        县水利局“两大党建”助推水利扶贫再上新台阶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全面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岳西县水利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五老管八小”“红色质量安全监督员”这“两大党建”品牌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水利+”扶贫战略,全方位服务“四个岳西”建设,水利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两年来,县水利局本着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谋实利、求发展的宗旨,结合贫困山区水利基础设施现状,一方面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断补“短板”,加大投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谋求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借助外部智力,力求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岳西“水文章”,为岳西“五水共治”等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县水利局将水利扶贫与生态水利、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有机融合,实现扶贫开发促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促进扶贫开发的良性循环。在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程序及“四制”管理的基础上,在全省乃至全国首创“五老管八小”、首推“水利红色质量安全监督员”制度,以构建“项目法人负责、红色质量监督员全程参与、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主管单位监督、‘五老’加强后续工程维护管理”相结合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为抓手,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岳西农村农业产业发展潜力,扎实推进岳西水利扶贫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五老管八小”不仅被《半月谈》誉为全国首创水利民生工程管护模式,“两大党建”品牌也相继被评为2016年度、2017年度全国基层十大治水经验。“重力治水”“民间河长管护微小水体”等河长制工作新思路得到省、市高度肯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首次获得全省“江淮杯”竞赛二等奖。水资源管理绩效位居全市第一,农村饮水安全、八小水利改造提升两项民生工程绩效考核分别位列全市第一、第二。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创建工作分别获得高级表彰,并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先进单位验收和市级文明单位复核。

        报:国务院扶贫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扶贫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扶贫办,县四大班子领导

        抄: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各村(社居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61期
          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简报第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