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岳西脱贫攻坚专题首页 >媒体关注
         

        安徽岳西:特色产业扛"大梁" 按下脱贫"快捷键"

        作者:佚名  来源:  时间:2017-09-13 09:38:20  查看:

        岳西县五河镇叶河村村民采摘构树

        新华网合肥9月12日电(柴文成 李东标) “我家流转了三亩多地种构树,每亩地收入五六百元。我在厂里打工,每月还有两千多元的固定收入,去年就脱贫了。”在位于安徽省岳西县五河镇叶河村的饲料加工厂内,今年37岁的储昭杏站在搅拌机前对饲料质量进行认真把关,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她显得十分开心。

        “构树具有速生、适应性强、易繁殖等特点,植物蛋白含量高,可作为牛、羊、鱼的饲料。另外,种植成本低,管理上也相对简单,特别适合山区种植。”据安徽中科安岳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鲍翊山介绍,叶河村现已形成一个集构树组培、炼苗、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

        利用该公司的技术优势及示范带领作用,叶河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构树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和133户贫困户入股投资建设,贫困户将土地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整地、栽插、抚育与收割,构树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贫困户所有,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在安徽省岳西县,依托发展特色产业,越来越多像储昭杏一样的贫困户告别贫困。近年来,岳西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突出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业扶贫新模式,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利用桑枝生产的木耳品质好,营养价值丰富。

        岳西县五河镇百步村四面环山,当地人有养蚕的传统,随处可见大片桑树林,养蚕业也是当地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16年,在中石化的支持下,该村成立了思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利用春、夏季桑园所伐废弃树干或枝条,经过一整套工艺加工生产桑枝木耳。

        “以前废弃的桑树枝大多被烧掉,现在加工后用来生产木耳,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让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初步估算,一个木耳菌包需要一斤桑树枝作为原料,一亩地出产的纯桑枝可以让贫困户多增加五六百元收入。”五河镇镇长方意说。

        “贫困户在公司打工,还有2000元—4000元的工资收入。”百步村第一书记周辉说,“产业扶贫可以保证贫困户持续获得收入,防止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返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强大动力。”

        发展特色产业,让贫困村民尝到了甜头。菖蒲镇菖蒲村村民程贤宏曾是贫困户,2013年政府向农民推广种植新茶。他瞅准了机会,成规模连片种植新茶,由于茶叶品质好、价格高,两年后就实现脱贫。目前,程贤宏仅种茶一项年收入就达5万元。“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去年我花了8万元买了辆小车。很多和我一样的贫困户,都靠种茶脱了贫。”

        口袋鼓了起来,村民的精气神也悄悄发生变化。每天夜幕降临,石关乡龙潭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前的广场上,都有成群结队的群众自发前来跳广场舞,图书阅览室、微机室、文化活动室每天免费向村民开放,成为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龙潭村第一书记刘晖感慨地说:“自从建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里就出现了‘五多五少’现象:唱歌跳舞的多了,打麻将赌博的少了;邻里互帮互助的多了,吵架闹别扭的少了;尊老敬老的多了,不孝顺老人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热心公共事务的多了,背后捣乱破坏的少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被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吸引,精神面貌正在发生可喜变化。”

        据岳西县扶贫办主任杨效东介绍,岳西县坚持特色产业化扶贫,以茶叶、蚕桑、蔬菜、林药、养殖、构树、旅游、劳务、电商、光伏“十大产业扶贫”为抓手,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实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贫困户特色产业收入达到脱贫总收入的50%以上。

        特色产业激活脱贫“造血”功能。据统计,2016年岳西县脱贫30614人、出列56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减少至6928户1666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98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4199元。

        【纠错】责任编辑:戚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岳西着力建设载体 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岳西县“绿色”扶贫之路,带领他们实现脱贫“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