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岳西网
        散文天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苑 >> 散文天地 >> 正文

        大歇的山水文章


        余飞跃 摄

        大歇岭啊,高过天哪

        大歇村境内,有一支笔陡的山岭,名曰梅岭,岭上有一条梅岭古道。

        这是一条古驿道,是古代官府传递公文、供官员来往的通途大道,是转运粮草物资、传递军令军情的军事要道,还是大别山西南片与东北片之间的重要商业贸易通道。往西南,可以直抵安庆和武汉,往东北,可以直达六安与合肥。旧时,盐、铁和其他生活物资,都是经由这条古道以人力运输的。

        古道总长约十四公里,宽一米二,以居中的梅岭关为界,呈尖顶形,中间高两头低,道上铺着厚厚的青石板。有人说,古道修筑于明代;有人说,修筑于太平天国时期;也有人说,早在春秋时期,它就是沟通古皖国和古六安国的重要通道。关于古道,村里有很多传说和传奇故事,但具体修筑于哪一朝哪一年,至今没有定论。只知道历史已经很久远了,青石板被磨得光滑如镜面,上面的车辙有一寸深,道旁的青苔厚如棉被。只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来往行人、旅客、挑夫、商贾络绎不绝,十分繁华,岭头上的客栈、茶亭、粥铺长年生意兴隆。105国道贯通以后,古道渐渐废驰,被茅草和榛莽覆盖,但石头砌筑的梅岭关隘和两侧的石头寨墙还在。石若能言,必定向来此寻幽探胜、访古问今的人,默默诉说古道的历史沧桑,诉说人间的风云变幻,诉说芸芸过客的人生故事。

        梅岭又叫大歇岭。

        叫梅岭,是因为当年岭上曾经遍植各色梅花,花开时节,香雪漫野飘飞。岭东北边的山涧,名梅岭涧,我至今没有去过,向往已经多年。又名大歇岭,是因为岭既陡峭又漫长,过去挑夫、商贾和行人过岭,走得口干腿软气短心慌,必在岭头上的梅岭关大大地歇息,洗把脸,喝几碗茶,吃点东西打个尖,接着赶下半程,或者干脆在岭头上的客栈里住一宿,第二天再赶路。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主簿公社在岭头上设了一个茶水站,为来往的人免费提供茶水,公社每年补助60块钱。

        那岭令人望而生畏。大歇乡间民谣唱道:

        梅岭古道,

        打一杵,

        换一肩,

        不怕长岭高过天。

        打杵,栗木或檀木制成,一头有杈,挑货物中途歇息,用来支撑。换肩,把肩上的货物从一个肩膀换到另一个肩膀。民谣说的是翻越梅岭之难,说的也是大歇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外来客只是偶尔过大歇岭,大歇人耕田种地、采茶条桑、看牛割草、磨粉碾米、走邻串户以及办红白喜事,几乎每天都要在梅岭古道上来来去去。

        大歇老村干刘小平说,他家原先就住在梅岭头上。那里的海拔有千米以上,早先有梅岭、同心两个村民组,人口180人,离原来的村部、现在的党群服务中心,有两三公里路。当年这两个村民组的居民饭吃不饱,衣穿不暖,路不好走,1992年以前,连电也不通。到村部所在地的作坊里碾一担米,去时挑担子下大岭,回时又挑担子上大岭,一来一回要半天工夫,腿脚软得直打颤。

        1987年除夕,刘小平作了一幅长联,贴在门上:

        家住梅岭大山间,路通沈桥到晓天

        秋后筹措年饭米,家中照明冒黑烟

        虽是戏作,如今读来仍感悲凉:家住在梅岭的大山之间,门前的古道通往岳西县姚河乡沈桥村,一直通往舒城县晓天镇;秋收之后不久就断粮了,要努力筹措煮年夜饭的米,家中照明,用的还是冒着黑烟的煤油灯。21年后的2008年,罕见的大雪封山封路长达两个月,梅岭、同心两个村民组下山买米买油买年货,仍要肩挑背驮。

        其实不只是梅岭、同心两个村民组境况艰难如此,大歇整个村子,乃至主簿镇、石关乡一两万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仍然普遍食不裹腹、粗衣蔽体。高寒山区的田是冷浸田,每一块田都冒泉水,山泉叮叮咚咚,固然好听,田里的水稻却禁不起冷水浸灌,十年就有九年歉收,还有一年颗粒无收。“青封灾”,外人不一定懂得其意思,山区百姓却深受其害:水稻每到含浆成熟时,山里的气候突然变冷,不能成熟,被部分或全部封冻成青色。乡间民谣说:

        扁担靠上墙,

        家中断了粮。

        油盐不见面,

        室无鼠吃粮。

        意思是从几十公里之外的主簿镇上买供应粮,一次挑不了几十斤,挑粮食的扁担刚刚靠到墙上,家中又无粮断炊了。家里经常没有油盐,房子里连老鼠都不来。略有些夸张,基本是实情。很多年里,村民以山芋干、南瓜、嫩玉米度过饥荒,相互借油、借盐、借粮、借点灯的煤油,甚至借一两根火柴,勉强度过漫漫日月。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死人的事常有,梅岭古道上来往的人,也常常因为饥饿,走着走着就像木柴一样倒在了路边。

        村里人回忆说,1969年山里发大洪水,大歇泥石流暴发,一户郑姓人家被冲走了3口人,连尸骨都没有找到。村中有一首民谣代代相传:

        大歇岭,

        张盛沟,

        七沟八岭岩石多。

        只见高山不见田,

        出门越岭又爬坡。

        一年只收半年粮,

        难娶媳妇莫奈何。

        这首歌谣说的是大歇山高岭大沟壑多、农田少良田更少的地形地貌,以及穷山瘦水的恶劣生存环境。纯然白描。当年,村里好多适龄男青年找不到老婆,闺女则争着往外嫁,以亲换亲是常有的事,有哪个姑娘心甘情愿嫁到连饭都吃不饱的大歇呢?

        衣饭饱暖都有问题,孩子们念书自然也受罪。大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品峰说到当年上学时的事,眼眶都是红的。他念小学时,一块二毛钱的学费都没钱交,是祖父上山采芭茅杆扎条把,换了些碎票子,才入了学。初中和高中,他的学费都是全校最后一个交,还是到外村的亲戚家借的。

        人家穷,村里更穷。村里的干部说,一直到上世纪末,村里连办公的地方都没有,开会要到老党员家里,借人家的堂轩开。村集体一个角子都没有,因为修路修渠,还负债好几十万。直到2014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之前,大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61户161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0%。

        多年之后,听村里的父老乡亲讲述大歇不堪回首的前世,我这个从未饿过肚子的人,也会潸然泪下。大歇人太穷了,大歇人太苦了,他们经受的磨难,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

              岳西网凡注明"来源岳西网"的所有作品和任何资料的版权,均属岳西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

        信息录入:王云峰    责任编辑:王云峰
        文章关键词: 大歇的山水文章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岳西网公众号二维码

          岳西网公众号

        • 岳西发布公众号二维码

          岳西发布公众号

        岳西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编辑入口